回眸“十四五” 镜头里的“十四五”·农业水稻产量第一大省迈向水稻“全粒利用”
水稻深加工车间。
金黄的稻谷。
水稻深加工企业。
“十四五”以来,黑龙江省作为全国最大的水稻生产基地,持续推进水稻产业向精深加工、绿色循环方向转型升级。2024年,全省水稻加工规上企业达800户,实现营收600亿元,产业规模稳居全省食品工业细分行业第二位,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这片黑土地上,一粒稻谷的“旅程”早已不止于米饭。从田间到车间,从大米到米油、从稻壳到稻灰,水稻的价值被不断挖掘、全面提升。
作为全国水稻产量第一大省,2024年,黑龙江省水稻产量达2471.6万吨,约占全国11.9%。在巩固传统大米加工优势的同时,一批龙头企业积极探索“水稻循环经济”模式,推动产业从“粗放加工”向“吃干榨尽”转变。
以益海嘉里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打造了“订单农业+精深加工+综合利用”产业链闭环。通过“四优订单农业”——优质品种、优良产地、优价收购、优化技术,企业从种植端把控品质,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在加工环节,稻谷不仅被制成品牌大米,更实现了“全粒利用”:米糠用于提取稻米油,稻壳用于燃烧发电,稻壳灰则进一步制取白炭黑、活性炭等高附加值产品。
米糠,曾被视为饲料原料,如今在黑龙江的工厂里“变身”为营养丰富的稻米油。益海嘉里通过“分散保鲜、集中制取、集中精炼”的创新工艺,最大限度保留谷维素、维生素等活性成分,其金龙鱼稻米油更荣获国际品质大奖。黑龙江作为水稻大省,在米糠资源高值化利用上走在全国前列,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开辟了新路。
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哈尔滨、佳木斯、绥化、鸡西四市成为水稻加工核心区,2024年合计产值占全省近九成。五常大米品牌价值连续十年居全国首位,延寿、庆安、方正等地标品牌持续提升,形成了“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品牌”双轮驱动的良好格局。
目前,全省已培育8户十亿级水稻加工企业,益海嘉里(哈尔滨)、彩桥米业、益海(佳木斯)、益海嘉里(密山)、乔府大院、中粮建三江米业、中粮米业(虎林)和博林鑫农业集团共实现产值111.2亿元,占全省水稻加工产业的18.5%。成为推动产业链整合、技术示范和市场拓展的重要力量。
展望未来,黑龙江水稻加工业正朝着更绿色、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迈进,在这里,稻谷不仅是粮食,更是能源、是油脂、是新材料,是黑土地献给时代的一份绿色答卷。(文/摄 记者 宋晨曦)
原文链接:http://nynct.hlj.gov.cn/nynct/c115379/202510/c00_3188191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农业农村部与内蒙古自治区... 11-05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 11-03
- 我省组织开展历史文化名城... 10-31
- 农业农村部应用新一批行政... 10-30
- 《全国“村字号”文体活动... 10-30
- 中国文明乡风大会“村BA... 10-30
- 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夯... 10-30
- 农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 10-30
- 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在延安举... 10-30
- 精品法治课 | 蝴蝶效应 08-19
- 筑牢自律防线,激发青春活... 08-19
- 以规章清理促立法质量提升... 08-19
- 保障农民工权益,一文读... 08-19
- 内蒙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08-19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