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工法治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在线

法理人情 |▶ 一场始于“甜蜜谎言”的微信骗局

时间:2025-08-11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作者:

微信截图_20250626163847.png

  迷雾初现:蹊跷的“网恋”骗局。三十多岁的史某抱着成家的心愿托人介绍对象,史某的同事冯某把自己的微信小号包装成单身女性,聊天时嘘寒问暖的句子总掐着午休、深夜这些孤独感发酵的时刻发送,分享的照片也是位眉眼清秀的姑娘。短短两周,聊天从早安晚安到倾诉“买车缺钱”的困境,句句戳中史某的软肋。当史某把省吃俭用攒下的4000元转给这位“准女友”时,他大概想不到,手机那头敲出甜言蜜语的,竟是个正叼着烟计算还款日的糙汉子,当联系逐渐减少,回复日渐冷漠,史某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被骗,遂报警。

  审慎把关:严审证据不枉不纵。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到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后,承办检察官龚某通过审查卷内聊天记录,发现冯某打造单身女性的人设细节:32岁、化验员、喜欢旅游......这些碎片与被害人陈述严丝合缝,通过查看微信交易明细,冯某将骗取的4000元用于还债,充分证明冯某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应当认定为诈骗罪。

  释法说理:解开双方矛盾“心结”。检察官提审时,冯某始终低头抠着指甲:“我就是想快点还债......”,经过检察官对冯某耐心细致的释法说理,冯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向被害人退还全部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考虑到冯某与被害人系前同事关系,且系初犯、偶犯,犯罪情节轻微,依法对其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行刑衔接:筑牢法治责任网。法律宽宥不等于纵容,相对不起诉并不意味着不处罚,为做好不起诉的“后半篇文章”,案件办结后承办检察官积极落实刑行反向衔接制度,向本院行政检察部门移送线索,后本院行政检察部门建议对冯某进行行政处罚。

  这个案子虽然不大,却像一面棱镜,折射出司法温度与法律刚性的交织光影。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严格执行法律,又要体现司法的温度,让每一个当事人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通过这个案子,我们也希望能给大家提个醒,网络世界虽然丰富多彩,但也隐藏着许多陷阱,在网络社交中一定要保持警惕,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法治网 nmgfzw.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8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