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工法治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制纵横

法理人情 |▶ “权钱交易”到法治护航:一瓶饮料背后的司法温度

时间:2025-08-11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作者:

微信截图_20250626145428.png


  宁夏某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饮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水准现代化企业。2024年年底,该公司内部督审的一封匿名举报信,揭开了区域经理李某某(化名)的“生意经”--利用经销商准入权限,收受8万元的“好处费”,将代理权异化为“价高者得”的私人生意。公司内部督审后遂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将该移送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查阅卷宗材料后,检察官提审了涉案人员李某某,其如实交代了王某(化名)为了获取饮料公司经销商的资格,送给曾任区域经理的李某某8万元“好处费”的事实。原来李某某作为该公司区域经理具有上报经销商人员的职权,其正是利用工作职权借助“经销权”进行权钱交易,李某某说道“想要拿到经销权就得意思一下,这也是市场潜规则”,李某某的行为已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近日,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将该案起诉至法院。

  走访座谈问需企业,检察服务从“案卷”走向“车间”。至此案件事实已经明晰,但李某某为何能毫无顾忌的收钱?公司是否存在管理漏洞?去年该公司刚发生了一起敲诈勒索案件,怎么短时间内又发生了涉刑案件呢?为避免“办理一案、放过一片”,带着问题和疑虑,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办案人员走进企业,与高管、法务人员开展面对面座谈,座谈会上检察官就经销商如何选拔、企业通过何种途径开展员工廉洁教育开展座谈交流。公司负责人感慨道:“我们一直以为经销权推荐只是一个流程,没有想到能滋生这么大的腐败”,企业法务负责人坦言:“员工受贿腐蚀的不仅是利润,更是消费者信任”,企业负责人说到:“你们检察机关能不能来我们企业给员工讲一下这个案子进行个普法宣传”,这场带着司法温度的座谈,将“打击犯罪”延伸为“源头治理”,将检察服务从“案卷”走向了“车间”,也让企业感受到“为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从“一纸建议”到“一堂法治课”,司法闭环守护市场清流。检察机关的履职并未止于起诉,针对座谈会中了解到的问题,检察机关就如何加强内部监管、提升员工法律意识等向该公司提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同时为了让更多人能从这个案件中汲取教训,检察机关组织该企业员工进行旁听,以“身边案”警醒“身边人”,通过真实案例向企业员工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员工的守法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

  这起案件的特殊意义,在于司法机关跳出了“就案办案的窠臼”。从精准打击犯罪到主动上门问需;从制发检察建议到跟踪回访落实--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办案+治理”的司法智慧。当检察官与企业共同拧紧“制度瓶盖”,这罐饮料流向市场的,便不仅是甜美的滋味,更是法治护航下可感知的安全感。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法治网 nmgfzw.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8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