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县:三华李丰收季 酸甜果实映红乡村致富路
盛夏六月,正是岭南佳果飘香的黄金时节。在平南县丹竹镇长岐塘村的燕洲果场,漫山遍野的李子树枝桠被累累硕果压弯,工人们在葱郁林间穿梭忙碌,小小的三华李,正成为丹竹镇乡村振兴路上强劲的 “甜蜜引擎”。
近日,记者走进雨中的燕洲果场,只见经验丰富的采摘工人正细心采收成熟李子。新摘下的李子身披紫红色外衣,裹着淡淡的银粉,光泽诱人。轻咬一口,薄脆果皮迸出酸甜汁液,紧实脆爽的果肉带来绝妙口感,先是恰到好处的酸度,随后清甜回甘绵长,令人欲罢不能。这份独特风味,得益于当地典型的丘陵地貌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丰沛雨量、充足光照,搭配深厚肥沃的土壤,孕育出的 “银妃” 三华李,个头匀称、酸甜平衡,备受客商和消费者青睐。

“今天就收到订单了,明天摘1万多斤。” 平南县燕洲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正钊介绍。果园边,装满李子的果桶迅速运往临时分拣点。合作社采用灵活高效的运作模式,成员资源共享,按需协调采摘量,抱团闯市场,共担风险、共享利益,保障了果品供应与市场竞争力。“我们几个一起卖,果多的多摘,大家共同销售。” 吴正钊说道。
如今,三华李已成为丹竹镇水果产业的亮眼名片。2025年,全镇李子种植面积达1754亩,预计总产量超3280吨,仅燕洲果场就占480亩。进入盛产期的果树挂果量大,单日采摘量超千斤。吴正钊个人种植近100亩,他表示:“果树每年都在增产,比其他水果好管理,今年预计能收10多万斤。”
近年来,丹竹镇紧扣市场需求与产业升级趋势,大力推动水果产业融合发展。以 “绿色、多元、品牌” 为核心,在巩固传统优势品种的同时,推动番石榴、大青枣、沃柑等特色水果产业协同发展,打造 “四季有果、特色鲜明” 的产业格局。针对水果保鲜难题,全镇建成超20座保鲜冷库,配套2个专业化分拣中心和包装厂,为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筑牢根基。
- 农业农村部与内蒙古自治区... 11-05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 11-03
- 我省组织开展历史文化名城... 10-31
- 农业农村部应用新一批行政... 10-30
- 《全国“村字号”文体活动... 10-30
- 中国文明乡风大会“村BA... 10-30
- 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夯... 10-30
- 农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 10-30
- 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在延安举... 10-30
- 精品法治课 | 蝴蝶效应 08-19
- 筑牢自律防线,激发青春活... 08-19
- 以规章清理促立法质量提升... 08-19
- 保障农民工权益,一文读... 08-19
- 内蒙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08-19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