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县开展科学施肥“三新”集成示范助推农业绿色发展
科学施肥增效工作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通河县强化创新服务,开展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为核心的“三新”集成示范,集成推广科学施肥增效技术模式,引导农民调整施肥结构、改变施肥方式,减少不合理的化肥使用量,提升通河县耕地的综合产能,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近日,在通河县通河镇士铭田园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内,种植农户忙碌于2024年科学施肥增效项目“三新”集成万亩示范区的插秧工作。本次科学施肥增效“三新”集成示范,因地制宜总结凝练适合通河县能落地,见实效的集成技术模式,推广应用“缓释肥料+微生物菌剂+水溶性肥料+无人机航化作业模式”,有条件的实施主体还采用了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模式,通河县士铭田园示范区就是通河县2024年科学施肥增效项目“三新”技术模式的一个典型和缩影。
在新技术上,通河县应用宽窄行插秧技术,宽窄行插秧是农业部列为十大重点引领性技术之一,优势在于建立高光效的群体结构,增加分蘖和形成大穗的机率,有利于干物质积累降低有害生物的影响,增强植株的综合抗病能力,尤其是较常规插秧可以增加20%的基本苗。通河县集成的另一个技术就是应用侧深施肥技术,侧深施肥能有效的增加化肥的利用率,节省肥料10%以上。
.webp.png)
在新产品上,重点推广应用了缓释肥料+微生物菌剂+水溶性肥料,精准匹配了农作物生长的各种营养需求,实现矿物质肥料,微生物肥料,中微量元素肥料等全营养供给。

.png)
在新机具上,通河县倡导推广农机农艺配套融合作业,项目区应用的是洋马YR80D宽窄行侧深施肥插秧机,且全部配备北斗导航系统,可宽窄行插秧,还可侧深施肥,既能增加水稻产量,还能减少肥料流失,这种机型可以完美表达“三新”技术模式。

通河县2024年科学施肥增效项目示范总面积是3万亩,项目区包含10个千亩方和2个万亩片,辐射带动周边“三新”技术推广15万亩以上,通过统筹布局,细致规划推动科学施肥工作,狠抓工作质量,能够把“三新”技术模式整村推进落到实处,为高质量完成2024年科学施肥增效工作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 农业农村部与内蒙古自治区... 11-05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 11-03
- 我省组织开展历史文化名城... 10-31
- 农业农村部应用新一批行政... 10-30
- 《全国“村字号”文体活动... 10-30
- 中国文明乡风大会“村BA... 10-30
- 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夯... 10-30
- 农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 10-30
- 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在延安举... 10-30
- 精品法治课 | 蝴蝶效应 08-19
- 筑牢自律防线,激发青春活... 08-19
- 以规章清理促立法质量提升... 08-19
- 保障农民工权益,一文读... 08-19
- 内蒙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08-19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