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古法红糖变成“伴手礼”
“上月,全村200多亩甘蔗地用厚草盖根,畦里两边的叶子和枯草盖在甘蔗蔸表面,这样做可以防寒保暖,不让甘蔗蔸冻坏,保证来年甘蔗生长。”1月5日,将乐红糖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将乐红糖技术协会会长肖六金向记者介绍起他的种蔗新经。
肖六金是将乐县黄潭镇西湖村村民。“西湖红糖”历史久远,古法制作的甘蔗红糖清醇香甜、营养丰富,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前些年,老式甘蔗种植出现产量低、抗病力差、出糖量少等问题,当地红糖产业遇到了瓶颈。2015年,肖六金远赴广西考察,发现广西“柳城05-136”品种优越,含糖量高达11%到12%。于是,他在西湖村成立红糖合作社,引进新品种尝试种植,还向周边推广,先后在黄潭、万全、大源等地建立了530亩糖蔗示范基地,并将西湖、积善、三涧渡3个熬制红糖场地进行整合。2016年成立了三明市首家红糖技术协会,发展20多个古法红糖专业合作社,使古老的红糖制作技艺得到有效传承,红糖事业进一步扩大。
“将乐红糖技术协会现有成员58人,辐射将乐县的5个乡镇32个村,全县甘蔗种植面积1000多亩,2024年红糖产量再次突破35万公斤。”肖六金介绍。
有了优良的甘蔗品种,如何规范化生产红糖?肖六金在食品专家指导下,以将乐县红糖技术协会名义制定了地方红糖行业标准,引导当地红糖生产实现统一宣传、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使用商标,采用“将乐红糖”商标及农产品包装,“将乐红糖”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秉承“古法传承、创新发展”的技术理念,肖六金在保留古法红糖纯正口感与天然营养的基础上,开发添加生姜、桂花等口味的红糖饮品,受到市场的欢迎,大大拓宽了古法红糖的消费群体。
“我们的红糖销售通过多次外出参展,销往上海、北京、天津以及香港和厦门沿海一带,‘将乐红糖’形成一系列伴手礼,2024年获得‘海峡两岸最佳伴手礼奖’荣誉。”肖六金自豪地说。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qsnyxxlb/sm_787/202501/t20250108_662019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