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2024年粮食单产居全区首位实现“二十一连丰”
2024年,银川市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拓宽粮食产能提升路径,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22.24万亩,总产量70.18万吨,比上年增加1.12万吨,增长1.6%;平均亩产574.2公斤,居全区首位,比上年增加10.8公斤/亩,增长1.9%,粮食生产喜获“二十一连丰”。
一是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及时安排部署稳定粮食生产相关工作,将自治区下达的121.5万亩种植任务落实落细到县、乡镇、村组及田块。压紧夯实县乡主体责任,将粮食作物种足种满种在适播期,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二是技术服务全面到位,单产提升成效显著。大力实施粮食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季季紧抓、茬茬接续、环环紧扣挖掘单产潜力。灵武市梧桐树乡沙坝头村水稻单产提升示范区宁粳43号水稻亩产862.85公斤,创宁夏旱直播水稻高产纪录;永宁县李俊镇宁化村宁春62号春小麦亩产732.18公斤,创春小麦高产纪录。落实适当增密、提高播种质量、水肥一体化、“一喷多促”等关键措施,辅助加装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等智能装备,带动全市粮食作物均衡增产。今年,银川市粮食平均亩产574.2公斤,比上年提高10.8公斤/亩,比自治区平均单产高203.6公斤/亩,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贡献明显。
三是健全种粮保障机制,稳定粮食收益水平。积极争取强农惠农政策,结合中央、自治区、市、县四级财政补贴,给予种粮补贴400-450元/亩,有效减缓农资价格上涨对成本的影响。安排426万元市本级财政资金,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及小麦套(复)种等模式;实施小麦、水稻补充完全成本保险试点,确保种粮合理收益,调动农民积极性。
四是科学开展防病减灾,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及早修订发布灾害天气应急预案和防灾减灾注意事项,针对极端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派出13个技术指导组,包县包片联系指导,帮助农民因地因时因作物落实关键措施,提高农业系统防灾减灾救灾水平和能力,确保将农业生产损失降到最低。以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等重大病虫为重点,示范推广理化诱控、高效低毒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提升农产品品质和产量,今年,兴唐米业“宁粳43号”大米在2024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上,荣获“十大名优粳稻”产品榜第一名。
原文链接:http://nynct.nx.gov.cn/xwzx/qqnyxw/202412/t20241230_477552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