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国家统计局12月13日公布,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14130亿斤,比上年增加222亿斤,连续10年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首次突破14000亿斤,创历史新高,为安民心、稳预期、稳大局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各地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压实责任落面积、综合施策提单产,克服华南“龙舟水”、超强台风,长江中下游“暴力梅”、持续高温,黄淮海干旱、旱涝急转,东北阶段低温、极端暴雨等灾害影响,实现了抗灾夺丰收。
粮食面积落得实。今年粮食面积达到17.90亿亩,增加525.8万亩,对增产贡献近两成。经国务院同意,年初农业农村部继续向各省级人民政府明确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各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间作套种、推进撂荒地复垦,多措并举挖掘面积潜力。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持粮食生产力度,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继续提高,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保持稳定,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现全覆盖,稳定了农民种粮收益预期。
单产提升成效好。今年粮食亩产394.7公斤/亩,比上年提高5.1公斤/亩,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贡献超八成。今年继续实施玉米、大豆单产提升工程,加快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集成,季季紧抓、茬茬接续、环环紧扣挖掘单产潜力,推动大面积均衡增产。重点抓了四个方面:一是以“增密度”为切入点,亩均株数不断增加。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亩株数增加100—300株。二是以“创高产”为着眼点,关键技术加快推广。重点推广了玉米精准调控、大豆大垄密植、小麦精细整地播种、油菜直播密植等高产技术模式。三是以“高性能”为突破点,农机装备升级明显。针对播种质量不高这一薄弱环节,加快高性能精量播种机普及推广,辅助加装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等智能装备。四是以“整建制”为着力点,带动均衡增产。比如,小麦整建制推进县亩产较上年提高5.1%,带动全国小麦平均亩产提高10公斤左右。
防灾减灾抓得紧。及早制定发布防灾减灾工作预案和技术方案,加密灾害监测预警,先后对28个省(区、市)启动农业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提早做好防灾准备。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包省包片下沉一线联系指导,组织专家制定发布40个技术意见,派出30多个科技小分队蹲点指导服务,推动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中央财政累计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61.5亿元,支持灾区排涝降渍、抗旱浇水,支持开展小麦“一喷三防”、秋粮“一喷多促”,促进防灾减灾稳产增产。
病虫防控损失小。立足“抓早治小、关口前移”,以小麦赤霉病、条锈病、水稻“两迁”害虫等重大病虫为重点,开展大区联合监测、分区协同治理,大力推进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派出28个工作组分片包干,深入主产省指导落实种子包衣、病虫防控、化学除草等措施,坚决遏制重大病虫重发危害。主要作物病虫危害实际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实现了“虫口夺粮”保丰收。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ywkb/t1942083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