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减肥”,农作物长势更旺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今年,南京市春耕共需要肥料约18070吨,农资店和用肥大户储备充足,小农户随买随用,备肥率达到100%。连日来,记者深入田间地头,看到测土配方施肥及生物有机肥等技术落地生根,为农作物生长按下“快进键”。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让农户“心中有数”
春耕时节,在溧水区和凤镇的农田上空,随着阵阵“嗡嗡”声响起,一架载着肥料的农用植保无人机在飞手操作下缓缓升起,沿着早已设定好的航线在田间穿梭,迅速而均匀地从空中抛撒肥料。
“今年我们种了2000多亩小麦,都是在测土配方施肥指导下施肥。”种粮大户陈小建介绍,与往年凭感觉、凭经验不同,如今在施肥时更加“心中有数”,每亩小麦预计可节省肥料约30元,产量则从原来的亩均30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
他提到的“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土壤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与肥料效应,先测量土壤里到底缺什么,做到缺啥补啥、精准施策、量身配肥。
溧水区农业农村局耕保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氮、磷、钾是作物生长所需要的重要元素,经土壤检测发现,溧水农田的土壤中钾元素含量较低,因此,针对当前的小麦和油菜等主要农作物制定的施肥建议中,所选的配方肥比较注重补充钾肥。
而地处丘陵地区的六合区则提前为农田进行红外光谱“把脉”,测出土壤基础养分含量,再由专家会商,确定施肥“配方”,做到一户一地一方案。“现在用的配方肥高氮、高磷、低钾,正好满足小麦生长所需。”六合区春华家庭农场农场主朱春华告诉记者。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近年来,南京市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开展沿江5公里化肥限量使用试点。2023年,南京市化肥使用量较2020年削减6%以上,全市化肥减量工作获评省第一等次第一名,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
实名制、定额制新机制助力土地“减肥”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化肥用量过多,不仅会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也会让土地越种越“瘦”。
去年,六合区探索化肥减量新路径,试点实名制化肥限量施用,按照农户田块面积、作物类型以及施肥建议卡推荐用量,自动生成购买上限。同时遴选确定了7个社会化服务组织,合力推进化肥实名制购买。南京鑫弘丰农资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它也是六合本土较大的肥料经销商。
公司负责人黄福来介绍,种植大户选购测土配方肥,实行实名定额制,每亩限购40公斤,“我们提供统一配送服务,并根据区农业农村部门编制的施肥建议卡,结合农户所种植的作物品种和面积推荐配方肥品种,指导农户按方施肥。”
如今,南京市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为土地“减肥”的行列。近日,望着田里的麦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种田“老把式”朱春华难掩笑容。每亩最多40公斤底肥够用吗?他告诉记者:“相较于平衡肥,小麦配方肥每亩只用27.5公斤就够了,不用像以前大量施肥,每亩可节约成本约20元。”
“去年全区销售测土配方肥5232吨,应用面积13万亩,有效提高了农户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意识和科学施肥水平,促进全区农业绿色化发展。”六合区耕地质量保护站负责人王天一说。
院士团队为提升土壤生产力开“处方”
怎么施肥才最高效、最科学,还能培肥地力?在浦口区汤泉农场占地1200亩的“数字大田”内,一场“大型试验”正在默默进行。田头两块写有“处理”“对照”的牌子格外显眼,仔细比照后,“外行人”也能发现南北两片长势略有不同。
“这是我们在做的哈茨木霉生物有机肥对小麦的增产提质试验,施用后能够改善土壤环境,促进作物吸收营养,还能起到防治病害的作用。”中国工程院沈其荣院士工作站成员、江苏思威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宋克超正在田间调研,“经过两年时间的中试和产业化阶段,目前实现了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原来,哈茨木霉是一种有益菌,在植物根系定殖后会产生刺激植物生长和诱导植物防御反应的化合物,改善根系的微环境,增强植物的长势和抗病能力,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收益。
去年,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新农人邵立昌决定试用宋克超带来的有机肥,在兰花塘高标准农田选取了100亩南粳46试验田,首次大规模使用哈茨木霉菌。
“南粳46的平均亩产在650公斤,我们这片稻田作为试验田引入哈茨木霉生物制剂种植模式后,亩产提高了150公斤。”邵立昌欣喜地说,生物有机肥能有效改善土壤板结现象,需要持续性投入,今年除了计划加强巩固试验田的成效之外,还打算扩大使用范围,逐步改善其他片区的土壤地力,让土地更加“有劲”。
随着农户对哈茨木霉生物有机肥的接受程度逐步提高,今年,这一肥料“黑科技”还运用在南京市茶树、桃树等经济作物上,为土壤改良持续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原文链接:http://nyncj.nanjing.gov.cn/nygzdt/202404/t20240415_420848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