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无人化”农场 乡野只闻“机”声隆
春雨过后,春耕正当时。在海安可新家庭农场的农机仓库里,农场主仲晓磊正细心擦拭着刚运到的“大家伙”——一辆红白相间、高约两米的全自动插秧机。“这台机器可是开了我们李堡镇‘无人’插秧的先河。”李堡镇蒋庄村村支书杭海峰骄傲地介绍。
早在两年前,可新家庭农场就引进了半自动插秧机,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人坐在驾驶座上通过摇杆、放苗、注土等操作,就可以实现“裤脚不沾一滴泥”将百亩黄土变绿洲,不仅降低了劳动力成本,还提高了农田智慧化程度。仲晓磊说,有了全自动插秧机,未来只要在机器上设置好行走路径、插苗需求,机器就会“听话”地跟着指令下地工作。
田埂上,一个个林立的小机器引起了记者的好奇,它们有的如拳头大小,有的只有一片屏幕那么轻薄。“可别小瞧了这些设备,将农场的年均效益提高了10%以上。”杭海峰告诉记者,这是全自动灌溉系统,不用人工在后台监控操作,机器会根据田间蓄水量的高低实现自动出水灌溉、减水排涝。
放眼望去,可新家庭农场仿佛一个巨大的“工厂”,智能设备各司其职:春管时节,一米多高的喷灌头整齐排列,按下启动键,混合着除草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水流喷涌而出;如有施肥需求,无人机可以通过识别农田作物的光谱来分辨作物稀疏程度,从而差异化控制用量;盛夏蚊虫成灾,只需要打开诱蛾灯形成大型捕虫无形的网,分秒间无害化处理。
什么时候浇水、开展病虫防控,农田该施哪些肥……这些过去靠天吃饭、凭经验决定的事,现在都由科学仪器监控测算决定。仲晓磊夫妇把农场当作孩子一样,悉心抚育,不仅实现了农场高标准的“无人化”操作,还免费为村里提供社会化服务,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在如东虹腾合作社,技术人员刘振正在后台对春耕农田状态进行大数据分析。“什么时候有虫害,屏幕上会提醒农户对症下药。”通过这张“无形的网”,覆盖了整个合作社的千亩农田,短短两年就实现了小麦、水稻产量连年递增。春耕时节,合作社运用面向更广区域的农机物联网,通过共联、共享提高农机利用率。
“今年的目标是培养一大批技术型农民,让他们可以读懂数据,变为控制农田的‘科技达人’。”刘振说,希望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高科技农田管理中来。
原文链接:http://nyncj.nantong.gov.cn/ntsnwx/njfz/content/e935fa6c-90a6-4ca1-aa63-6b7f5d0f776f.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农业农村部与内蒙古自治区... 11-05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 11-03
- 我省组织开展历史文化名城... 10-31
- 农业农村部应用新一批行政... 10-30
- 《全国“村字号”文体活动... 10-30
- 中国文明乡风大会“村BA... 10-30
- 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夯... 10-30
- 农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 10-30
- 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在延安举... 10-30
- 精品法治课 | 蝴蝶效应 08-19
- 筑牢自律防线,激发青春活... 08-19
- 以规章清理促立法质量提升... 08-19
- 保障农民工权益,一文读... 08-19
- 内蒙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08-19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