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加持,小麦育种一年收四代
小麦清明拔三节,春灌追肥正当时。每年的清明前后,气温上升,田间小麦越发萌动,开始返青。而在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丰种业)小麦育种加代研发中心温室里,百十平方米的小麦却早已进入抽穗扬花期,籽粒逐渐成形。
“在这里,90天左右就能成熟一代小麦。这一茬已经是我们今年种的第二代,预计4月中旬就能收获。”禾丰种业科研助理王克介绍。
温室内,科研人员蹲在垄上,仔细观察着小麦的生长状态,逐一记录各项数据。“别看这几块地面积不大,却有1000多个品种,都是杂交、加代的育种材料。目前有几个品种在抗寒、抗冻、抗病方面表现不错,很期待它们在大田的实验结果。”00后王克是一名山东农业大学毕业的研究生,聊起小麦育种,脸上的兴奋之情难以掩饰。
禾丰种业投资300多万元建设的智能日光玻璃温室,于201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在此之前,禾丰种业小麦育种还是另一番景象。
“过去,我们和老一辈育种专家一样,在大田里,一年种植一茬小麦,10月播种,来年6月收获。”禾丰种业董事长朱俊科说,如今,在科技的加持下,我们采用温室和异季滚动连续加代法,根据小麦不同时期所需生长条件,控制温度,给予特殊光照、水分等,打破季节与地域的限制,“现在已经实现一年四代,大大缩短了小麦育种周期。”
说着,朱俊科将记者拉出温室,映入眼帘的是满眼青绿,相较长势旺盛的繁种田,几畦竖有白色地标且长势欠佳的小麦格外引人注意。
“这些长势不一、各具特色的就是我们的育种大田。”朱俊科介绍。育种大田阶段后,过去都是人工对小麦的表型数据进行采集,效率低、准确率有限。现在,在山东理工大学兰玉彬院士的带领下,运用农业航空遥感技术和田间作物高通量表型平台,通过无人机和平台搭载多光谱、高光谱、激光雷达仪等各类遥感传感器采集光谱信息,将采集的光谱数据运用遥感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实现作物全生育期冠层叶绿素、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等表型信息的精准获取,比人工手段获取效率提高90%以上。
“在大田里,除了无人机、大数据的加持,我们还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实现小麦种质资源表型快速精准鉴定,将基因组学与表型学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够显著加快育种进程,还能实现从‘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转变。”朱俊科说。(记者王佳声刘磊)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xwzx/mtjj/202404/t20240407_47172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省住建厅举办学习贯彻党的... 11-20
- 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 11-19
- 李强会见蒙古国总理赞登沙... 11-19
- 福建省住建系统勘察设计行... 11-18
- 烟草高效合成天然药物毛喉... 11-18
- 全省城市更新工作专题培训... 11-17
- 好房子产业发展论坛在京举... 11-13
- 习近平会见西班牙国王费利... 11-13
- 农业农村部举行学习贯彻党... 11-11
- 精品法治课 | 蝴蝶效应 08-19
- 筑牢自律防线,激发青春活... 08-19
- 以规章清理促立法质量提升... 08-19
- 保障农民工权益,一文读... 08-19
- 内蒙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08-19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