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浇水也能种好粮”——“缺水大户”的春灌“良方”

新华社济南3月16日电(记者叶婧)春到齐鲁,麦苗返青。在山东省高密市的一处麦田里,铺设滴灌管道的车辆穿梭忙碌,粮农老刘站在田边,组织技术人员密切配合,为小麦准备好开春“第一餐”。
老刘名叫刘风俊,是高密市丰俊粮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管理着2万多亩麦田。老刘说,“小麦返青‘第一餐’有讲究,水肥一体、精准施用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高密市地处胶莱平原腹地,常年偏旱。“我从2008年开始流转土地、规模化种粮,别人都喊我‘种粮大户’,其实我是‘缺水大户’,一到春耕浇水的时候就犯愁。”老刘说,从引黄河水到打机井、深水井,多年来,一个人一天只能浇三五亩地。
2014年,本就缺水的高密发生了持续干旱。“天不下雨,麦子不能等。”老刘开始四处求教,想找到少浇水也能种好粮的良方。
受到蔬菜种植上应用较为成熟的滴灌技术启发,2014年3月,老刘开始把滴灌技术用于小麦玉米种植,在约2000亩地上铺设了滴灌设施,并将水肥一体化技术运用其中。6月麦收,大旱之年,平均亩产1200斤,老刘乐了:“大田里搞滴灌,还真行!”

老刘管理的麦田边,节水灌溉设备齐全,接上滴灌带后即可实现水肥一体施用。新华社记者叶婧摄
花钱买设备,只为浇地,亏不亏?老刘算了笔账:设备购置和耗材成本每亩地增加了约100元,但能视年景节水30%至70%;一人一天能浇60亩地,灌溉效率高、人工成本明显下降。加减之间,竟然每亩能节本50元,还可每亩增产小麦150斤以上、玉米200斤以上。
算完账,老刘推广大田滴灌技术的积极性更高了。在他和农技人员的带动下,自走式喷灌机、指针式喷灌机、浅埋滴灌等节水灌溉设备和技术在高密迅速推广。
“目前,我们这儿的几百个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绝大多数都在粮食生产环节配备了节水灌溉设备。通过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应用,农业灌溉水利用率提高了约20%。”高密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负责人台述强说。
从全国范围看,山东是“缺水大户”,十年九旱、丰枯交替,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但山东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2016年的7742万亩增加到2021年的8000万亩左右,农业用水量则较2016年减少了7.6亿立方米。
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有力促进了农田灌溉用水集约节约高效利用。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山东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超1400万亩,2023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89万亩。
如今,面对越来越先进的农机装备,解决了春灌难题的老刘又有了新的“研究课题”:“智能农机已经买了好几台,但智能手机还玩不明白,急得我天天跟在机手身边转,早晚能把它们‘攻克’了。”
海报图片:徐速绘
海报制作:耿晓涵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xwzx/mtjj/202403/t20240319_471322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省住建厅举办学习贯彻党的... 11-20
- 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 11-19
- 李强会见蒙古国总理赞登沙... 11-19
- 福建省住建系统勘察设计行... 11-18
- 烟草高效合成天然药物毛喉... 11-18
- 全省城市更新工作专题培训... 11-17
- 好房子产业发展论坛在京举... 11-13
- 习近平会见西班牙国王费利... 11-13
- 农业农村部举行学习贯彻党... 11-11
- 精品法治课 | 蝴蝶效应 08-19
- 筑牢自律防线,激发青春活... 08-19
- 以规章清理促立法质量提升... 08-19
- 保障农民工权益,一文读... 08-19
- 内蒙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08-19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