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 两会现场速递 | 海南代表谈南繁育种:既要“追太阳”也要“追市场”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题:海南代表谈南繁育种:既要“追太阳”也要“追市场”
新华社记者熊争艳、夏天
“不知道‘南繁’一词有多少记者了解,在词典里都查不到。”7日下午,海南代表团开放日,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副主任、海南种子创新研究院院长陈凡代表一开口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陈凡代表解释说,“南繁”指的是农作物种子的南方繁育,科学家冬天在温暖地区开展种子繁育工作。海南的五指山以南区域,由于全年最低温高于16摄氏度,是我国繁育种子的最佳“天然大温室”,吸引众多农业科技工作者“追着太阳育好种”。
“新中国成立以来,700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70%都经过了南繁洗礼。”陈凡说,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先生在三亚南繁基地培育出杂交稻,为中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杰出贡献。
陈凡回忆起自己20年的南繁经历,“当时连洗热水澡的地方都没有,更别说科研条件。”2018年海南开始建设崖州湾科技城,南繁科技工作者这才真正有了“家”。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何琼妹代表描绘了现在的“南繁硅谷”:划定26.8万亩高标准农田、5000亩生物育种专区;专设知识产权特区审判庭、农业新品种审查协作中心;《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2023—2030年)》《海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出台;种业产值突破120亿元……
“我们现在的粮食单产比新中国成立之初提高4.8倍,到2030年要再提高20%。”陈凡认为,种子稳产、高产仍然是“南繁硅谷”的目标。
怎样发展种业的新质生产力?陈凡说,要引导科技工作者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创新而研究,用好“种子精准设计与智造”重大科技创新研究平台,运用好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为精准设计体系的技术迭代提供支撑。
多位代表还谈到,“南繁硅谷”的定位是国家种源创新的策源地,种源、种业、种市要一体发展,要从基础研究做起,打通应用研究、新品种开发和产业化等全链条。
育好种既要“追太阳”也要“追市场”。从“南繁硅谷”走出去的种子最终会在不同的土壤生根发芽。陈凡说:“要根据农业区域化特点和市场需求量身定制,让科研人员把论文‘种’到地里,让成果在产业链上开花。”
原文链接:https://agri.hainan.gov.cn/hnsnyt/ywdt/zwdt/202403/t20240309_36140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省住建厅举办学习贯彻党的... 11-20
- 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 11-19
- 李强会见蒙古国总理赞登沙... 11-19
- 福建省住建系统勘察设计行... 11-18
- 烟草高效合成天然药物毛喉... 11-18
- 全省城市更新工作专题培训... 11-17
- 好房子产业发展论坛在京举... 11-13
- 习近平会见西班牙国王费利... 11-13
- 农业农村部举行学习贯彻党... 11-11
- 精品法治课 | 蝴蝶效应 08-19
- 筑牢自律防线,激发青春活... 08-19
- 以规章清理促立法质量提升... 08-19
- 保障农民工权益,一文读... 08-19
- 内蒙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08-19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