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产焕新有惊喜
“农业大摸底”,越摸越惊喜。“网红”黑龙江蔓越莓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一场火爆的“农业大摸底”,各地纷纷晒出自己的“隐藏款”特产。四川鱼子酱、甘肃南美对虾、重庆淡水澳龙、山西大闸蟹、上海崇明藏红花……这些新土特产颠覆了人们的传统印象,让不少本地人惊叹“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不知道的”。
新土特产并不稀奇,原因是随着农业科技进步,新品类新设施新模式的推广,很多品种已走出传统主产区,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自然条件限制。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大环境里有小环境,大气候里有小气候,给了发展新土特产充分的想象空间。如此,不仅南北方、东西部之间品种交流互通频繁,一些国外特有品种也能在中国找到适宜区域。可以断言,今后类似现象会越来越多。
反过来思考,有的“隐藏款”特产如果连家乡人都不熟悉,就很难说已经被市场认可了。作为农业大国,我国从来不缺好的农产品,但缺强势的农业品牌,很多好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普通公众对其缺乏了解,往往导致“人参卖出萝卜价”。我国是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国家,有民以食为天的饮食文化,消费者对农产品有很高的期待,但苦于信息不对称,买到优质农产品的机会成本较大。两相对比可见,“农业大摸底”给了特色农产品一次绝佳的亮相机会,背后蕴藏着一个巨大的内需市场。
如何发掘这一巨大市场?这涉及正确认识产地和品牌的关系。农产品品牌与产地强相关,比如五常之于大米,西湖之于龙井。但显然,好吃的大米还有很多,好喝的茶叶也有很多。我国好物众多,人们百人百味,行业完全可以且必然会容纳更多产地和品牌。原产地依法享受政策保护并不代表品质就是最好的。品牌与产地强相关也不意味着产地格局会一成不变。纵观中外,产地的百花齐放、热点轮动才是常态。以猕猴桃为例,我国是原产地、产量第一,但此后成为新西兰的农业名片,近年来我国又重新居于产业高地,且品种更多元。
新兴产地要想获得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不断努力,尤其要发挥品牌和产业链的作用。眼下,新土特产虽然可能也卖得不错,但有的价格上不去,有的给别人做贴牌。其实,这些“隐藏款”特产大多天生丽质,其生产过程既有故事性又有科技味。若能多给点儿品牌的阳光,就会无比灿烂。这启示各地要以品种为牵引,以品质为导向,擦亮品牌的金字招牌,延链补链强链,不仅把特色农产品种好、养好,还要做好分级包装、销售推广,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
“农业大摸底”让人看到乡村特色产业的诸多可能,但有关地方不可贪大冒进,其他地方不可照搬照抄。须知,各地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其他很多地方也能种蔓越莓,也能养淡水龙虾,关键是需要较大的前期投入和良好的市场开拓。要在保持产业投入的同时,继续挖掘乡村独特资源,注意相似地区的产业动向,注重科技提升,注重模式创新,注重供需平衡,注重保持特色,尤其要警惕短期规模快速扩大而导致的产业波动。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xyyw/gnyw/202401/t20240117_88642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 11-19
- 李强会见蒙古国总理赞登沙... 11-19
- 福建省住建系统勘察设计行... 11-18
- 烟草高效合成天然药物毛喉... 11-18
- 全省城市更新工作专题培训... 11-17
- 好房子产业发展论坛在京举... 11-13
- 习近平会见西班牙国王费利... 11-13
- 农业农村部举行学习贯彻党... 11-11
- 省房地产业协会物业管理专... 11-11
- 精品法治课 | 蝴蝶效应 08-19
- 筑牢自律防线,激发青春活... 08-19
- 以规章清理促立法质量提升... 08-19
- 保障农民工权益,一文读... 08-19
- 内蒙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08-19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