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城市:从“摇摇晃晃”到“蒸蒸日上”
62岁的老凌原本是共青城市一名地地道道的渔民,自2020年鄱阳湖和博阳河共青城市水域全面禁捕后,他便收网上岸选择自主创业,与妻子在市区开了一家早餐店。
和面、擀皮、包馅、捏褶,动作迅速连贯。那双捕了将近50年鱼的手,干起这细致活一点都不含糊。他包得小笼包“提着像灯笼、放下似菊花”是店里的“招牌”美食。
“我从11岁开始跟着父亲打渔,然后我的儿子跟着我打渔,我们家三辈都是渔民。”老凌一边包着包子,一边讲起自己以前“摇摇晃晃”的生活。“我家有一个可以装几吨鱼的大渔船,除了每年3月-6月的禁渔期,我们选择上岸打零工,其余的时候都吃住在船上,漂在鄱阳湖上。”
老凌告诉记者,他非常理解和支持全面禁捕政策,因为那几年老凌明显感觉到湖里的鱼类资源越来越少,靠打鱼来维持生计已经越来越困难。因此,随着国家退捕政策的出台,老凌便带着儿子收网上岸了。
“收走的渔船、渔网,政府一次性补贴了近两万元,创业有补助,还定期摸底我们退捕渔民技能培训需求,我都参加了好几次这种技能培训了。”妥善做好渔民转产安置,是关系长江“十年禁渔”成败的关键所在,也是关乎渔民生计和家庭稳定的一件民生大事,老凌说,虽然收网上岸了,但是政府并没有不管他们,还给他们在迷茫中指引了新的奋斗路。
老凌只是共青城市退捕渔民就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共青城市共有退捕渔民122户243名。为有效安置退捕渔民,近年来,共青城市共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30场,服务退捕渔民上百人次,开展就业指导200人次;为9名退捕渔民设立公益性岗位,每月发放500元岗位津贴;对有经营执照且稳定经营半年以上的渔民给予5000元补助,对新增发展稻虾种养产业的,按100元/亩的标准给予扶持。
接下来,共青城市将继续全力以赴帮助退捕渔民再就业,确保他们长远生计有保障让渔民退得出、稳得住、有保障、能发展。
原文链接:http://nyncj.jiujiang.gov.cn/zwzx/gzdt/xqdt/202401/t20240116_636750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农产... 04-21
- 我市召开2025年海洋综... 04-21
- 江门市召开农村集体资产上... 04-21
- 全市智慧农业现场推进会议... 04-21
- 山东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岗... 04-21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