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发文,公布首批63个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文化产业大有可为。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是推动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有效保护利用的有力举措,也是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的重要工程。要积极开拓思路,强化以城带乡、城乡互促,不断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要立足资源禀赋,着力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各地地域文化鲜明,拥有多种多样、富有魅力的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现实收益的路径不断拓展。一些地方用好曲艺、社火等文化资源提升辨识度,引得游人纷至沓来,塑造和强化了自身的地域文化形象。首批63个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经过严格遴选产生,在发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比如,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依托羚羊寿渠引黄古灌区黄河水车遗址等特色文旅资源,创新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和业态,正在努力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要因地制宜,不断彰显文化特色。文化包括文化载体、文化内核等方面,因此既不能忽视外在形态,又要抓好内容建设。作为传承发展农耕文明、激发优秀乡土文化活力的具体行动,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应该围绕创意设计、演出、音乐、美术、手工艺等重点领域,借助文化的魅力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例如,宁夏固原市隆德县近年来就以“千年古县、文化隆德”为品牌,加大文化产业培育力度,重点发展以书画、非遗文化为主的文化产业,积极发展文化休闲、艺术培训、文旅推介等产业,累计培育旅游示范村10多个。
要把务实干和用巧劲结合起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文化产业需要耐心引导、支持。不能一味追求规模、贪大求全,更不能照猫画虎、邯郸学步,以免乡村振兴中的文化产业脱离实际。与此同时,要善于巧妙挖掘特色需求,通过将部分农产品变为文化产品、让部分农民转化为文化工作者,不断寻找和放大文化价值。比如,一些地方葫芦虽然产量大,却往往只被做成应季蔬菜或晾干剖成水瓢。而一些地方精选葫芦品种,挖掘葫芦承载的“福禄文化”,将造型独特的小葫芦制成文玩,将外形俊美的大葫芦刻画图形制成摆件,应用场景便从厨房延展至书房。看来,由于被巧妙地赋予了文化意涵,同样的物品就可以从论斤卖变为论个卖,数倍乃至数十倍地放大价值,助力乡村振兴。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xxkd/202312/t20231215_633472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 11-19
- 李强会见蒙古国总理赞登沙... 11-19
- 福建省住建系统勘察设计行... 11-18
- 烟草高效合成天然药物毛喉... 11-18
- 全省城市更新工作专题培训... 11-17
- 好房子产业发展论坛在京举... 11-13
- 习近平会见西班牙国王费利... 11-13
- 农业农村部举行学习贯彻党... 11-11
- 省房地产业协会物业管理专... 11-11
- 精品法治课 | 蝴蝶效应 08-19
- 筑牢自律防线,激发青春活... 08-19
- 以规章清理促立法质量提升... 08-19
- 保障农民工权益,一文读... 08-19
- 内蒙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08-19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