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偏关县荣获“中国糜子之乡”称号
近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下达了《关于命名山西省偏关县为“中国糜子之乡-偏关”的决定》(中粮协〔2023〕7号)。至此,山西省偏关县关于申报“中国糜米之乡—偏关”的请示正式获批,标志着偏关糜米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县迎来了绿色有机农业产业高质量推进的黄金时期。
偏关县位于北纬39度小杂粮黄金种植带,属典型的冷凉山区,境内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光照充沛,为糜子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空间,自古以来就形成了种植糜子的农业传统。
近年来,偏关县立足糜米产业发展基础,以深入实施绿色有机农业、绿色新能源、绿色文旅业“三绿”发展战略为引领,不断完善地方标准体系,持续扩大糜子种植面积,糜米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品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糜米产业成为全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目前,偏关全县糜子播种达到8.3万亩,预计总产量可达2100万公斤,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16.7%以上。偏关县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的原则,先后在5个乡镇建成万亩糜子种植生产示范基地,打造4个集中连片种植核心示范园区,重点建设优种培育基地和标准化种植基地,逐步提高糜子产量和品质。
偏关县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特色品牌。通过与科研院校、产品研发机构、生产技术企业合作,目前已成功推出糜米锅巴、糜米饼干、糜米月饼和糜米酸酪等附加值高、功能性强的方便食品,糜米产业逐步走向高端化和精细化发展的道路。截至目前,偏关县注册“西口在望”“羊粪糜米”“三关粮仓”“农庄之爱”“粮言谷香”“万世德”“恒堡余”等商标品牌8个。
下一步,偏关县将进一步聚焦杂粮特色优势,积极构建涵盖“育、繁、推、种、加、销、游”七位一体的现代糜子农业产业体系,连接产业链“断点”,打通产业链“堵点”,持续推进糜子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进一步擦亮“中国糜子之乡”金字招牌,奋力把偏关糜子打造成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
附件: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311/t20231110_644031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好房子产业发展论坛在京举... 11-13
- 习近平会见西班牙国王费利... 11-13
- 农业农村部举行学习贯彻党... 11-11
- 省房地产业协会物业管理专... 11-11
- 农业农村部召开黄淮海秋播... 11-06
- 农业农村部与内蒙古自治区... 11-05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 11-03
- 我省组织开展历史文化名城... 10-31
- 农业农村部应用新一批行政... 10-30
- 精品法治课 | 蝴蝶效应 08-19
- 筑牢自律防线,激发青春活... 08-19
- 以规章清理促立法质量提升... 08-19
- 保障农民工权益,一文读... 08-19
- 内蒙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08-19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