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 | 服务“一带一路”,海南为何能在农业领域频频发力?
记者 陈彬 黄媛艳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就在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其中提到了我国将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农业技术交流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和亮点。海南是全国最大的热带宝地,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优势明显。海南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以下简称共建国家)中的热带国家在气候和农业资源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农业交流更是渊源颇深。
近年来,海南着力发挥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作用,不断加强与共建国家在热带农业领域的合作交流,有效提高区域粮食产量,带动地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助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
优势在哪儿?
“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南亚、西亚、南太平洋岛国、北非、东非和拉美等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这对于在中国具有独特热带资源优势的海南来说,是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机遇。通过与这些国家开展农业交流合作,海南可成为中国对接世界农业的一扇窗口。
海南农业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优势显著——
论区位,海南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要冲,与世界多个热带国家“地缘相似、情缘相亲”。海南与共建国家的农业合作交流,既有需求,也有空间。一方面通过技术援助,帮助当地扩大农业生产、解决就业和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很多海南企业在与共建国家的合作中,也有了更多稳定可靠的原材料来源。
论基础,海南有着悠久的农业对外交流历史,为促进农业技术交流和农产品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1898年,马来亚华侨邝世连乘坐一艘帆船,带回一小袋咖啡种子,在如今文昌市文城镇石人坡村自家院子里,种下了海南第一棵咖啡树,开启了海南咖啡种植史。此外,海南引入了橡胶、红毛丹、番石榴等作物品种,并把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和椰子病虫害防控等农业技术带到海外。
论技术,海南南繁基地打造“种业硅谷”,每年育制种面积超过20万亩,在全国育制的农作物新品种中,70%以上经过南繁基地的培育。
10月17日,乐东黎族自治县九所镇中灶村的22.4亩哈密瓜基地内,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的科研团队正在组织收割大豆。这是海南首次在冬季瓜菜地闲季示范轮作的大豆。
“此次夏季示范种植四个大豆品种,最高亩产可达183公斤,为热带地区大豆的全年种植作出有益探索。”项目负责人张焦平透露,团队从2021年入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以来,成立“一带一路”大豆生物育种海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专注在海南开展适宜热区栽培的大豆品种选育工作。
亮点在哪儿?
热带农业是热区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热带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贫困和发展挑战的关键,可充分发挥热区生产潜力,促进热区国家经济发展。
搭建平台——近年来,海南推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农业领域务实合作,大力推动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建设“中国(海南)—柬埔寨”热带生态农业合作示范区等。搭建中非热带农业合作平台,在海南举办首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将于今年11月在海南举办。
推广新品种——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以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围绕非洲国家热带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在天然橡胶、木薯、腰果、油棕等热带作物品种选育、高产栽培、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开展科技合作,研发出适宜本土化的品种60多个、实用技术200多项。
加强技术交流——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科技为支撑,向亚非拉美及太平洋地区的20多个国家,成功推广木薯、香蕉、油棕、沉香等作物的配套技术。同时还派出多名农业专家开展热带农业生产调研和技术指导,并接收外国青年科学家来中国开展学习交流。
农业企业走出去,离不开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撑。香蕉是世界贸易的大宗农产品,海南顶益绿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柬埔寨打造了100亩香蕉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每公顷产量达45吨,远超当地平均产量5吨,目前其辐射基地香蕉种植面积已达5000亩。
机遇在哪儿?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加快推进的背景下,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发展动力,海南农业对外合作交流也将迎来新机遇。
业内专家认为,海南具备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人才与产业基础,南繁硅谷已成为种业育种的加速器。利用海南自贸港建设诸多优惠和便利的政策,可将海南打造成我国国际种质资源的中转站、中国种业的出海口和我国种业创新发展的先行区,推动我国种业深度参与国际竞争。
农业农村部印发的《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方案(2021—2025年)》中也提出,利用海南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的政策机遇,重点面向“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热作起源中心,规范安全开展橡胶树、芒果、木薯、澳洲坚果、椰枣、辣木、产胶替代植物等种质资源交流交换与合作研究,引进我国缺乏的热作野生近缘种、遗传分析工具材料等新种质以及核心种质资源。
“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良好合作的基础上,我们将谋划用好自贸港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等利好政策,发展农产品进口加工贸易合作,将我省打造成国际热带农产品流通的重要通道。”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此外海南将依托自贸港投资便利化政策优势,加大支持企业“走出去”力度,提升海南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扩大海南农业世界影响力。
原文链接:http://agri.hainan.gov.cn/hnsnyt/ywdt/zwdt/202310/t20231019_351166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