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里种大豆 种地老把式直说“服气”
时至深秋,农安县小城子工业园区的耐盐碱高产大豆示范田里,金黄的豆叶连接成片,粗壮的豆秆上长着一簇簇密实的豆荚。日前,记者在示范田边看到,伴随着隆隆的机车声,豆秆转眼间被收入机器中,收割、脱粒等作业一次完成。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组织专家,现场进行实收测产。测产结果按照标准含水率13%计算,折合亩产224.78公斤。
亩产224.78公斤的测产成绩,不仅让耐盐碱新品种东生118大豆的培育者、中科院研究员冯献忠,坚定了对这一品种耐盐高产属性的信心,也让农安县小城子乡潘家屯村民王显要挺直了腰。
“老辈人都说,盐碱地种啥都一样。”今年,王显要第一次种东生118大豆时,乡亲们直言干不成,但看到亩产超过200公斤的收成时,村里种地的老把式也直说“服气”。
一年前,王显要脚下的土地还是一片低产的玉米地。盐碱地上种粮的不易,深深地印在王显要脑海里:一年到头,一亩地收不了多少粮食。
除了盐分高,盐碱地土壤结构也是不适宜农作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盐碱地团粒结构差,下雨后粉状的土壤与水结合融成“一摊泥”,透气性差,干了以后板结成厚的硬壳,作物难以破壳。
如何唤醒沉睡的盐碱地?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支持东北、黄淮海地区开展粮豆轮作,稳步开发利用盐碱地种植大豆。用大豆种植改良盐碱地,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今年,农安县打响“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通过多年试验、品种筛选和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让盐碱地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有了新的突破,为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理想的土壤,是由土壤单粒黏结在一起形成团聚体,由不同大小的球体组成的综合体,既有致密度也有透气性,适宜作物生长。”示范田技术员赵庆鼎告诉记者,示范田总面积35公顷,前一年种植的是玉米,今年年初播种时同时增施有机肥,抑制盐碱,并使用中科院研发的新养分高效菌肥,促进大豆根系发育。从测产到大面积收获,示范田种植的大豆外观匀称、颗粒饱满,蛋白质含量较高,为明年大面积种植奠定了基础。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310/t20231018_88146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省住建厅党员干部赴吉林省... 08-01
- 省委第八巡视组巡视农业农... 08-01
- 第十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 07-31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召开厅长... 07-29
- 住房城乡建设厅召开“十五... 07-23
- 小麦抗病早熟的“双效开关... 07-23
- 生物炭“双向”发力:破解... 07-22
- 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对象... 07-21
- 植物糖转运蛋白进化与功能... 07-18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白城市洮北区:科技抢跑插... 05-20
- 刘国中:奋力夺取夏季粮油... 05-20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