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工法治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调研

常优粳10号在宁亩产有望超800公斤

时间:2023-10-15 来源:南京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金秋十月,稻花飘香。12日,南京市六合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在位于赵坝村的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点,对该示范点种植的杂交粳稻新品种“常优粳10号”进行理论测产。经过技术人员评估,赵坝村示范点种植的“常优粳10号”预计有效穗15.5万/亩,每穗实粒数328.6粒,平均结实率92.6%,千粒重25.1克,理论产量达到1183.9公斤/亩。

  10月12日上午,记者来到赵坝村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点,只见稻田里正泛着金黄,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再过10多天将迎来正式收割,我们很有信心亩产突破800公斤!”六合农业科技合作社负责人叶权说。

  据了解,该示范点种植的“常优粳10号”是由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育种专家端木银熙带领团队历时12年育成,是首个适宜在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种植的三系杂交中粳稻品种,具有熟色好、耐高温、抗倒伏、病虫害轻发、结实率高、适应性好等特点,2021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去年起在省内外布点试种。

  今年,六合区农业部门分别在龙袍街道赵坝村、横梁街道三友湖村和程桥街道金庄社区三个示范点开展了高产攻关示范,每个示范点连片面积50亩,用于种植“常优粳10号”。其中赵坝村示范点采用了市农技推广站主推的稻油轮作种植模式,通过全程机械化生产,同时安排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做好农业生产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从产前、产中、产后做好技术指导,实现高产的目标。

  “我们科学种田,从育秧期就采用秸秆基质块育秧新技术,在水稻生产上采用了‘一基一追’的施肥方式,过程绿色防控,不喷洒农药,只采用灭虫灯、诱扑剂等生态农业措施来保证稻穗品种优良,高产增收。”叶权介绍。

  市农技推广站负责人表示,优质品种及配套种植技术的熟化融合,是实现高产稳产、优质优价的必经之路,此次理论测产,为今后南京市推广种植“常优粳10号”和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我们还将在小麦、油菜、大豆等作物上应用这种技术方式,加快优新品种、成熟技术的配套与推广,进一步挖掘粮油作物的产量潜力,从而提升种植户积极性,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原文链接:http://nyncj.nanjing.gov.cn/nygzdt/202310/t20231013_403034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法治网 nmgfzw.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8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