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区:调整种植结构 调出丰收新道路
风吹麦田千层浪,又到一年收获时。西安区灯塔镇3200余亩的“旱改水”项目,在经过了春的播种、夏的养育后,迎来了水稻丰收的大好时节。
日前,记者在西安区灯塔镇“旱改水”项目一期看到金灿灿的稻穗颗粒饱满,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一片片金黄的水稻整齐倒下,脱粒、碎秆一气呵成,沉甸甸的稻穗转眼变成稻粒装入车中,到处都是一派繁忙丰收景象。“这片水稻田是2022年改造完成的,今年是第二年播种。目前来看收成还是非常不错的,每亩能产600公斤左右。而且我们今年种的品种是‘五常稻花香’。这个品种的米更香甜、可口,经过深加工、包装后,每公斤能比普通大米的利润多30%到40%左右。”水田承包商辽源市轩源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轩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有机水稻、逐步壮大农业规模化种植模式,西安区于2022年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王文轩向记者介绍,在过去,这些地块水利设施薄弱、田间道路不通畅,村民生产成本投入大、收益低;实施旱改水项目后,这些低产旱地变成了土地平整、集中连片、排灌便捷的优质水田,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加了粮食产能,在促进周边村民再就业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西安区区域经济的发展。今年,西安区“旱改水”项目一期和二期的3200余亩水稻,预计总产量为170余万斤,在经过晾晒、存储、加工等程序后,将销往东三省各地。
王文轩说:“今年我们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为我们助力,从育苗就开始精心培育。在种植中,我们用的也都是有机肥,所以产出的大米品质绝对过硬。今年还没开始收割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收到了10%的稻种订单和20%的优质大米订单。旱改水田的土地需要养二至三年,所以再等一到两年土地养好后,我们种出来的大米会品质更好、产量更高、利润更多。”
接下来,轩源农业还将在这片水田中尝试种植有机水稻以及虾稻、蟹稻共养等模式,建立优质大米深加工厂房,做好水稻种植“大文章”,走出乡村振兴好“稻”路。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310/t20231012_881189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我厅扎实推进小区物业管理... 08-15
- 蒙东地区农牧业招商引资座... 08-15
- 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农业... 08-15
- 韩俊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 08-12
- 省市场监管局召开2025... 08-11
-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开展“公... 08-11
- 欧海林看望慰问高校新入职... 08-11
- 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成都... 08-11
- 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信访工作... 08-11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白城市洮北区:科技抢跑插... 05-20
- 刘国中:奋力夺取夏季粮油... 05-20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