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工法治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调研

南京国家农创中心:耕好“试验示范田”,挺起农业发展“脊梁”

时间:2023-10-10 来源:南京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南京国家农创中心。 

  

  西江口孵化展示基地。 

  

  青云高科打造的“植物工厂”。 

  

  共享实验室。 

  

  风吹稻花香,颗粒归仓忙。金秋九月,一年一度的金洽会如约而至,古都南京处处散发着丰收的味道。

  在江北大地,在硕果压枝的期盼里,在禾稻拔节孕穗的希冀中,在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征途上,在迎来实体运作五周年的重要时刻,南京国家农创中心举办“五载创新路  硅谷新篇章”创新发展大会活动,这既是对全市丰收场景的喜悦回应,也是对中心五年蝶变的用心回顾。

  在兰花塘,“院士天团”的加持让这里创下丰收纪录;在西江口孵化展示基地,持续不断的蔬菜育种创新让这里的“科技风”扑面而来;在胡守兴家庭农场,因为有了“智囊团”,老胡多次摘得“瓜王”称号……而这背后的每一分收获,都离不开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的身影。是的,我们试图翻开发展“路线图”,找寻中心如何为中国现代农业耕好“试验示范田”,挺起农业发展“脊梁”。

  “洽迎丰收”,“试验田”内硕果盈枝

  13个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额超20亿元,这是今年金洽会农创中心提交的“成绩单”。

  “这些项目与园区主导产业密切相关,必将助力中心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全力推进中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如食用菌生物技术总部项目,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将应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展食用菌深加工及菌废综合利用研发,打造以‘食用菌资源综合利用+合成生物学’双引擎为驱动的总部型企业;再比如,百特生物研发销售总部项目,将应用原创专利化合物“二氢卟吩铁”,研发出为作物提供抗逆抗病和稳产增产效果的,绿色、安全的新型生长调节剂。

  作为全国首家、华东地区唯一一家国家级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因为从“出生”之日起就肩负着让农业绽放“科技之花”的使命,五年来,中心勇立潮头抢抓机遇,围绕破解农业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改革创新的重大成果,通过建平台、聚资源、促开放,深耕“试验田”,勇当“探路者”。

  建平台,创新沃土越来越厚——五年来,中心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条件,一方面打造高品质“实验室”,建成共享实验室,引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建设6家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形成科研平台集群。另一方面建设高标准“实验田”,包括500亩西江口科技成果孵化展示基地、超万亩的永宁水产养殖基地、210亩南繁种业创新基地和万亩汤泉农场产业化示范基地。

  聚资源,创新实力越来越强——五年来,中心围绕生物农业、智慧农业、功能农业三大主导产业,累计签约和注册农业高科技企业321家,累计引进院士团队9个,落户赵春江、沈其荣两个院士工作站,打造出农业集群式院士创新基地,正逐步成为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聚集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模式创新的“试验田”。

  促开放,创新之路越走越宽——五年来,中心一方面搭建“线上和线下”双平台,不仅实现农业科技产品一件选购,集成服务,还能借助中心巨大的接待流量展示推广。另一方面坚持“区内和区外”全覆盖,在区内已打造30多个农业高科技应用场景;在区外与南京市所有涉农区以及省内多个农业区县达成战略合作,建立展示推广基地,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走出去”。

  “外引内培”,夯实农业科技创新基础

  活动现场,举办了总部科研中心首批入驻企业交钥匙仪式,以江苏思威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博维特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三主粮集团股份公司等为代表的36家企业迎来了“拿新房”的“高光时刻”。

  “配置升级,载体焕新,未来我们将更加全身心投入到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在广阔的舞台上培育出更多丰硕的果实。”现场企业代表说。

  跟随企业代表进入中心参观,眼前的“绿谷方舟”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发的“生长”景象:从2018年7月打下第一根桩基,到2022年8月承办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再到如今首批企业正式入驻,长江北岸,老山脚下,“绿谷方舟”正在由图纸设计变为一个清晰可见的现实图景。

  食堂、超市、咖啡厅、酒店、人才公寓……据了解,近年来,中心积极融入浦口区与江北新区“双区一体化”发展战略,外在形象实现从一片空地到高楼林立,如今投资50多亿元,面积56万平方米的科创载体“绿谷方舟”全面投入使用,既有高品质、高标准、高规格的办公环境,也有食堂、超市、咖啡厅、酒店、人才公寓等完善的商业配套,还有金融、法务、咨询等多方面服务机构。

  除了在空间上予以充足的支撑,在服务上也不断提升有效供给。走进农创中心公共创新平台共享实验室,土壤检测、农产品品质分析、食品检测等仪器应有尽有,可为园区内外企业提供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和500余项技术服务。“对于初创团队而言,价格不菲的仪器设备是一笔巨大投入,而共享实验室就解决了这一难题,从而推动园区成为农业版‘众创空间’。”农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服务上做‘加法’,对应的管理上要做‘减法’。要想掌握农业科技发展主动权,就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切实解决农业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采取市场化运营机制,中心有力推动了科研院所与企业、金融投资机构的供需对接,搭建了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融合创新平台,构建了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模式,打通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了投资溢价、服务增值、管理提效。

  四家重点实验室一览

  1、智慧农业技术集成与应用创新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

  以智慧农业技术集成与应用创新为核心,建设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具体面向大田生产、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供应链等场景应用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对推动智慧农业产业技术熟化落地,支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绿色智能肥料创新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

  以绿色智能肥料技术工艺研发应用创新为核心,建设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研发绿色高效、环境友好的肥料产品和智能应用技术,有助于促进肥料的精准化设计与应用,服务于“两藏”战略实施,解决耕地质量关键问题,保障粮食安全。

  3、长三角地区叶菜类蔬菜遗传育种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

  着眼于突破长三角地区叶菜类蔬菜品种抗逆性、抗病性,实现优质、绿色叶菜产品周年生产需要,开展叶菜类蔬菜种质材料创新、生物育种技术利用和新品种选育等关键技术研究,立足长三角地区面向全国推广长三角地区优势叶菜类品种,对支撑绿色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家禽健康养殖数智化技术集成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

  着眼于我国家禽健康养殖过程管理,聚焦家禽本体综合健康数据、养殖环境数据、养殖生产关键数据等方面的监控技术研发,开展多元数据一体化监管控物联网云平台研发,推动家禽养殖智能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促进家禽行业科技创新和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南京国家农创中心自2018年5月实体运作以来,紧扣“实施国家战略、承接区域需求、打造农业硅谷”发展愿景,白纸作画、平地立城,瞄准“农业硅谷”总目标,中心持续激发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活力,加大力度、丰富内涵,提高质量,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争当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面向未来,中心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持续发力,以高水平开放发展促进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让农业改革创新“试验田”里“万木并秀”。

  


原文链接:http://nyncj.nanjing.gov.cn/nygzdt/202309/t20230925_401868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法治网 nmgfzw.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8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