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口支援协作合作中,不断激发文旅活力、注入科技动力、挖掘人才潜力 山海情深,南京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开展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目前我市承担了8个地区的对口支援协作合作任务,分别是对口支援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新疆伊犁州伊宁市、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县、重庆市万州区,共4个;对口协作陕西省商洛市、青海省西宁市,共2个;对口合作辽宁省鞍山市、湖南省张家界市,共2个。今起推出“对口支援协作合作 南京走在前”专栏,介绍我市在对口支援协作合作工作中,聚焦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聚焦产业发展,促进优势互补;聚焦民生福祉,促进生活改善;聚焦民族团结,促进交流交往的举措成效和典型案例,以及持续打造的工作特色和亮点,充分展现南京扛起责任、发挥优势、创新举措、提高实效,在对口支援协作合作工作中走在前列、做出示范的担当作为。
9月4日下午,一辆载着3万株草莓苗的货车从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四皓街道连河村徐徐驶出,这些首批在洛南县“跨地繁育”获得成功的优质草莓苗,将运往南京进行大棚移栽,抢占“头茬”市场。南京、商洛是对口协作地区,南京在东西部协作中不止将乡村好物端上东部市民餐桌,更在挖掘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等资源,架起科技、人才交流服务“连心桥”等方面聚力赋能,推动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聚力文旅振兴,探索致富新思路
陕西省商洛市地处秦岭腹地,地形地貌复杂,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从商洛市商南县西行15公里,就来到试马镇红庙村,百亩荷塘映入眼帘,荷叶田田,荷花依依。这两年,不仅乡村越来越美,村民们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两年前,红庙村还是一个以种植茶叶为主的普通村庄。来自我市溧水区的对口协作联络组立足生态资源和文化优势,多次实地考察,探索茶旅、农旅、文旅等融合发展业态。2022年以来,依托苏陕协作资金的支持,助力红庙村建起了垂钓园、农耕文化体验园、廊桥观光亭、百亩荷花塘等新景点。在此过程中,村居环境也得到了改善,新修茶园产业路5.5公里、入户路3.2公里,整治河道24公里;完成民居改造320户,建设村庄亮化工程5公里,栽植绿化苗木2万株。
村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乡村休闲游创造了条件。春天采茶叶,夏天赏荷花,秋天摘水果,冬天住民宿。每逢周末或假期,来自商南县城、周边集镇的游客便络绎不绝,红庙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红庙村党支部书记聂本朝介绍,今年“五一”假期,来红庙村游玩的游客达2万多人,带动农产品销售约10万元。
通过文旅融合,进一步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位于祁连山南麓的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在我市相关板块和资金帮扶下,当地通过发展不夜城模式集聚全国游客,带动农产品销售和就业创业,民宿产业也不断提档升级。今年5月28日,位于西宁大通县斜沟乡上窑洞村的“树蛙部落”民宿正式开业。该民宿是我市雨花台区和大通县的东西部协作项目,也是青藏高原上的第一家“树蛙部落”。数据显示,民宿开业后平均入住率近80%,单店营收日均过万元。
聚力科技振兴,秦岭深处稻香飘
金九银十,又到丰收季。
看着即将金黄的稻田,商洛市洛南县旱改水水稻种植示范园的工作人员,还沉浸在去年丰收的喜悦中。2022年,苏陕协作项目结出硕果。稻浪金波涌、谷粒满仓盈,示范园培育种植的150亩优良水稻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到600公斤。村民个个喜笑颜开,双手捧起金灿灿的稻粒,秦岭深处稻香飘。
据当地村民回忆,二十世纪70年代在洛南的三要、古城等地,虽有种植水稻的习惯,但产量偏低,农民辛苦一年,往往只能勉强糊口。而此次“南稻北种”,南京市江宁区充分发挥科技力量,优化水稻品种、精心选育繁育,先后引进“明香粳813”和“徐粳119”等新品种进行试种,并聘请农业专家对水稻的育苗、日常管理、施肥、病虫防治等进行讲解指导。曾经的荒滩地,经过技术改造,变成了高产水田。水稻种植的引进,有效地促进秦岭深山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助力农民增产增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除了“南稻北种”,“商苗宁用”也是两地在特色农业协作上互惠互利、共享双赢的另一生动实践。2021年,由江宁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南京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创新培育的“草莓跨地种苗繁育”技术,7—8月让草莓种苗在商洛凉爽湿润的环境中完成花芽分化,9月初移植回南京栽植,实现草莓11月份提前挂果上市,助力南京莓农提前抢占市场、更多获利。目前,首批“跨地繁育”的草莓苗已经根植南京的土地。
聚力人才振兴,雪域高原“新星”升起
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才强则乡村强。如何从“输血”到“造血”,培育乡村产业振兴人才队伍成为关键。
日前,我市对口支援的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的48名乡村振兴干部,在栖霞区委党校顺利完成为期两周的“宁墨情·共发展”专题培训。参训学员先后深入我市八卦洲外沙村的美丽乡村建设、燕子矶街道幕燕滨江风光带、栖霞高新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进一步拓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思路,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
记者了解到,自2021年11月起,墨竹工卡县已举办四期“宁墨情·共发展”专题培训班,累计选派200余名乡村基层党员干部赴南京培训,为全县党的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提供坚实人才保障。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的举办,得到了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也是南京市强化智力援藏的关键之举。
除了乡村振兴干部,4年间墨竹工卡县还有102名大学生先后来宁参加就业创业特训。创办格桑花开大学生就业创业特训营,是南京市第九批援藏工作组围绕就业援藏进行的一项创新和探索,以“1个月的封闭训练+3个月的跟岗见习+N种就业技能”的特训模式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有效增强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参加2019年首届特训营的顿珠次仁表示:“参加特训营就是我踏上创业旅途的第一步,我很珍惜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它给了我创业的信心和勇气。”他于2020年4月创办了西藏墨竹格桑花开大学生创业管理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00万元。目前,拉萨市已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格桑花开”大学生就业创业模式。一颗颗“新星”在雪域高原冉冉升起,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原文链接:http://nyncj.nanjing.gov.cn/nygzdt/202309/t20230912_400842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湖南省首届“湘药”发展大... 04-22
-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农产... 04-21
- 我市召开2025年海洋综... 04-21
- 江门市召开农村集体资产上... 04-21
- 全市智慧农业现场推进会议... 04-21
- 山东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岗... 04-21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