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装“大脑” 稻田定制“营养餐”
无人机操作手用无人机展示变量施肥技术。董家训 摄
9月中上旬全市水稻进入扬花灌浆期,正是粳稻补肥增产的阶段。在浦口区桥林街道的江苏现代农业(稻麦)产业技术体系浦口推广示范基地,200多亩的水稻田上,记者看到一架自动施肥的无人机“不按照常理出牌”,这边足量撒肥,那里却“偷工减料”。“放心,这可不是无人机出故障了。”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汤亮说,“它是装上了‘大脑’,正按照我们给的‘处方’,给稻田‘喂’定制的‘营养餐’呢!”
记者正要追问,他就打开电脑屏幕,一张氮肥追施“处方图”就展示了出来,图中几百亩的田地呈现出深深浅浅不同的色块和色斑,不同的深浅则代表了不同的建议用肥量。每亩地建议用肥量从0到6.99千克不等,这意味着哪块地“肥”、哪块土“瘦”,在电脑屏幕上一目了然。
“以前农民们都要自己在田间肉眼观察,哪里叶子黄了就是要施肥。这种方式不仅粗放,而且现在都是规模化种植,工作量大,容易看不准确。”汤亮说,当下无人机植保是大面积推广使用的方式,但无人机的作业往往“胡子眉毛一把抓”,无法实现精准作业。适量的施用化肥可以增加作物产量,但如果不合理的施用不仅会造成减产,还会对土壤及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那要如何让无人机变“聪明”,实现智慧化作业?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朱艳分析起来。首先,要有能“诊断”的“眼睛”。团队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等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水稻长势信息,生物量、叶面积指数、氮素营养指标等信息被汇总到水稻长势制图系统,形成了对水稻长势的基本判断,比肉眼判断更精准。
然后,还要“医生”开“处方”。农业专家根据长势情况,与目标产量下的水稻适宜生长指标动态曲线进行对比,根据偏离范围来定量推荐氮肥精确用量,生成不同田块的施肥“处方图”,基地大户们就能准确获知不同田块的水稻追肥用量。
最后,还要把“处方”装进无人机的“大脑”。通过农用大载重无人机平台,把“处方图”与无人机有效耦合,就能实现无人机的自动变量精确施肥,让水稻获取生长需要的定制“营养餐”。“现在很多大户开展了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由于田块肥力差异,可能出现部分田块或田块中部分区域养分不足的问题。通过无人机变量作业,可以精确高效解决这个问题,提升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李刚华说。
浦口区是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这项水稻无人机智慧施肥技术是其示范的南京市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的核心技术,也是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3年农业主推技术之一。不仅在南京,2017年开展示范以来,该技术已经在江苏连云港、兴化、如皋和安徽、江西、黑龙江等地的10余个示范区进行推广应用。最快3—4小时可发布监测诊断专题分布图,精确施肥作业可达300亩/小时以上。朱艳介绍:“应用效果表明,与正常施肥田块相比,这项技术在减少总施肥量10%—15%的前提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产增效。这项技术还将应用在施农药、灌溉等环节,提升水稻生产的信息化和智慧化水平。”
原文链接:http://nyncj.nanjing.gov.cn/nygzdt/202309/t20230914_401061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湖南省首届“湘药”发展大... 04-22
-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农产... 04-21
- 我市召开2025年海洋综... 04-21
- 江门市召开农村集体资产上... 04-21
- 全市智慧农业现场推进会议... 04-21
- 山东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岗... 04-21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