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两强一增” 丰盈江淮粮仓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阜阳是全国闻名的百亿江淮粮仓,该市700多万亩大豆、玉米正处于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当地多措并举,加强水肥管理,强化病虫害防控,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
历经3个月的精心管理,太和县种粮能手徐淙祥种植的1000亩大豆、230亩玉米即将迎来收获。
“当前正值玉米锈病、大豆食心虫等病虫害高发期,必须密切监测玉米大豆后期生长情况,及时加强防控,确保秋季粮食丰产丰收。”徐淙祥告诉记者,今年夏种时,他选用了抗高温干热的优质大豆种、耐密植抗病的高产玉米种,种植时深耕深旋保墒,科学施肥促产,为秋粮丰收奠定了基础。
今年5月底,小麦刚刚开镰就遭遇了持续阴雨天气,一些地块的小麦出现了发芽现象。农民称这样的天气为“烂场雨”。徐淙祥的小麦成熟期较晚,并未受到大的影响,平均亩产达到了650公斤。面对不利天气,夏粮依然丰产丰收,徐淙祥说,其中的秘诀就是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科学的种植技术提升了粮食产量,全程机械化则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阜阳,许多像徐淙祥一样的“新农人”,为端牢中国人的饭碗挥洒着汗水。大力推进“两强一增”行动计划,持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亩均产出率,着力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在阜阳市已经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坚持以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应用行动为抓手,努力为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翅膀。深入推进种业强市建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精量半精量播种、免耕直播,着力建设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推广应用“精耕细作”的技术。同时,统筹研发和应用狠抓机械强农,稳步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阜阳市农业农村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阜阳夏粮生产实现“三增”,种植面积756.8万亩、单产438.09公斤/亩、总产331.5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44%、0.09%、0.53%,小麦最高单产898.2公斤/亩,居全省首位。(安耀武)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snzx/sxxx/569095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