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秀芽晋升“双料茶王”的科技密码
◎记者 雍 黎
茶叶紧直细秀,嫩绿鲜润;茶汤碧绿清澈、滋味鲜醇回甘……这是巴渝绿茶永川秀芽的特点。在今年5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多项比赛接连登场。其中,重庆云岭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选送的“云岭·永川秀芽”,一举夺得重庆市第六届斗茶大赛和第十三届国际鼎承茶王赛两项比赛的“茶王”荣誉,为何是永川秀芽夺冠?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来到重庆市永川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研试验基地,探寻永川秀芽获得“双王”背后的科技密码。
茶园添“智”,种茶全程精准管控
重庆是茶树原产地之一,茶叶产销历史悠久,也是全国绿茶优势产区。永川的茶叶种植和生产历史可以追溯到两汉时期。当地巴岳山、黄瓜山、云雾山等山脉上,有近19万亩土地适宜种茶。
作为重庆针形名茶的代表品牌,永川秀芽创制于1959年,此后国内著名茶学专家陈椽将其正式命名为永川秀芽。
在永川区茶山竹海街道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研试验基地里,依山而种的茶树郁郁葱葱。与其他茶园不同的是,这儿的茶园里排列着一排排整齐的喷头、摄像头等仪器。
“在我们的智慧茶园示范基地里有智慧茶园信息采集与执行设备。”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吴全介绍,这些设备分别为气象采集器、土壤水分与肥力检测仪、茶树生长观测仪以及绿色防控用的性诱器、智能杀虫灯等,它们在茶园里各司其职,作用可不小。
吴全介绍,要把茶树种好,需要茶园管理者的精心呵护,如合理地浇水施肥、适时采摘与修剪、及时发现茶园病虫危害情况等。在传统茶叶种植中,需要通过仔细观察、经验判断或仪器检测分析等手段找出问题并筛选解决方案,技术要求高,费时费力,还容易出现偏差。应用智慧茶园管理系统后,多台设备可以及时精确采集到茶园缺水、缺肥等信息,并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进行及时补充或提示茶农灌水施肥;同时,它可以精确观察茶园生产情况,提示用户安排人员进行采摘、防虫等。
自2018年起,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永川建立了重庆市首个智慧茶叶生产技术示范园区,推动茶园管理机械化、数据化、智慧化,通过智慧茶园管理系统,可实现自动肥水管理、自动控制害虫基数、预判茶叶产量和品质等功能,研究人员用一部手机就能实现对茶园的全方位监管。
借助大数据采集和智能分析,园区可以精准感知茶园生态环境与茶树健康实时动态,实现精准管理,为茶农提供管控方案,从而为永川秀芽提供高质量、标准化的原料。吴全说:“这是确保永川秀芽品质优异的第一步。”
四大创新,全机械化制茶
“对茶叶品质来说,制茶的工艺非常重要。”在永川秀芽加工车间,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加工与装备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研究员钟应富介绍了永川秀芽的加工工艺,并介绍了其中的黑科技——该团队通过多年的科研,在杀青、揉捻、理条、自动化加工等四个方面实现了创新,永川秀芽制茶已形成了机械化连续化作业,在核心工序上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运行。
上好的鲜叶制成永川秀芽,要经历摊青、杀青、揉捻、抖水、理条、烘干等六大环节。钟应富表示,相比传统的手工制造,机械化制造更能够保证绿茶的品质和形态。
永川秀芽属于名优绿茶,除了要保持清香鲜醇外,更要呈现茶色“三绿”,即外形绿、汤色绿、叶底绿三个特点,这是判断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准,而杀青是保证绿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我们发明了‘蒸汽+热风+微波’组合杀青工艺,确保了永川秀芽的‘三绿’。”钟应富介绍,传统杀青一般采用单一杀青装备技术,容易导致焦边糊叶、失水太重、断碎率较高、香气不足等缺陷。该组合杀青方式则保证了杀青工序的均匀稳定,解决了产品色香味的协调性问题。
永川秀芽是针形茶,茶叶紧直细秀,而传统揉捻一般按轻—重—轻的揉捻顺序加压,诸多环节都是凭人工经验把握。该团队发明了自动变频变压揉捻工艺及装备,精确控制了揉捻投叶量、时间和压力大小,在不同揉捻阶段,采用不同的揉捻转速,实现了制率与效率的有机结合,也实现了标准化、连续化和高成条率、低断碎率的结合。同时,该团队发明了自动变温变频理条工艺以及分段干燥技术,打造了紧直细秀、色泽翠绿的针形茶品质。
“传统针形茶加工一般都是单机人工作业,按照工序加工,存在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堆料时间长、品质不稳定等问题。”钟应富介绍,茶叶加工与装备创新团队通过设备配套与自动控制系列研究,制定不同产能设备配套方案,稳定每一道关键核心工序的作业参数和加工效率,实现了针形茶自动化流水作业,保障品质稳定和加工过程及产品标准一致。
钟应富指着生产环节中的图像采集器说,他们现在正在探索通过解析图片信息来控制或调整优化加工工艺参数,真正实现由“看茶制茶”向“数字制茶”转变。
技术带动,小叶子振兴大乡村
“虽然创制于1959年,但永川秀芽制茶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在2000年以后。”吴全介绍,在重庆市科技局重点攻关项目、应用技术研发重点项目和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等的支持下,近年来,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全机械化加工技术成果方面已获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授权专利10余件。同时,他们还发表了学术论文20余篇。据同行专家评价,全机械化加工技术这一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而应用全机械化加工技术使永川茶叶上了一个台阶,年产量8500吨,产值10个亿,永川秀芽品牌估值也达到了32.16亿元。
这一技术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永川。
钟应富对于重庆的茶叶种植情况了如指掌。他说,重庆作为全国绿茶优势产区,全市38个区县中有35个产茶,2022年全市茶园面积为108.8万亩,毛茶产量4.73万吨,毛茶产值46亿元。这项技术的推广将极大地助推重庆绿茶的品质和价值提升。
激活一片叶子,培育一个产业,振兴一片乡村。作为科技特派员重点派出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重庆各产业区对全机械化加工技术成果进行适应性改良与推广。
巫溪县红池坝镇、城口县鸡鸣乡、酉阳县花田乡、开州区大进镇、万州区龙驹镇、武隆区后坪乡、秀山县隘口镇……一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重点乡镇依托全机械化加工技术成果,将当地的绿茶产业发展壮大;“秀山毛尖”“金佛玉翠”“巴南银针”“三峡天丛”“巫溪秀芽”……一批区域公用品牌针形名优茶快速成长起来。这一技术促使重庆80%以上的茶企以生产针形名优茶为主,年产值超30亿元,在以茶产业兴旺助力重庆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308/t20230831_1229150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好房子产业发展论坛在京举... 11-13
- 习近平会见西班牙国王费利... 11-13
- 农业农村部举行学习贯彻党... 11-11
- 省房地产业协会物业管理专... 11-11
- 农业农村部召开黄淮海秋播... 11-06
- 农业农村部与内蒙古自治区... 11-05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 11-03
- 我省组织开展历史文化名城... 10-31
- 农业农村部应用新一批行政... 10-30
- 精品法治课 | 蝴蝶效应 08-19
- 筑牢自律防线,激发青春活... 08-19
- 以规章清理促立法质量提升... 08-19
- 保障农民工权益,一文读... 08-19
- 内蒙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08-19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