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错峰养蚂蚱 “蹦”出好“钱景”
日前,记者来到岑溪市德信昆虫养殖农场三堡镇飞蝗养殖基地,只见十几个蚂蚱大棚整齐排列,工人们忙碌不停。“我们养殖的东亚飞蝗繁殖率高,周期短,40—50天左右就可以有一批出棚,每批产量5000公斤,一年可以繁殖产出6—7批,年产值超过120万元。”岑溪市德信昆虫养殖农场老板覃汉中介绍。
覃汉中养殖的东亚飞蝗是一种高蛋白、营养价值丰富的保健食品,同时还可以作为宠物鸟类的饲料以及治疗多种疾病的中药原料,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广阔。
覃汉中19岁就外出打拼,在朋友的介绍下,他远赴山东、云南、四川、贵州等地考察学习后,对养殖飞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22年春节后,覃汉中回到岑溪发展飞蝗养殖,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建设了4000多平方米的养殖大棚,并从山东和云南引进700公斤的飞蝗虫卵进行孵化。
“养殖飞蝗种子方面投入小,刚开始养殖时购买一次虫卵,待虫卵孵化养殖成虫后再产卵,实现循环自产养殖。”养殖基地技术员周标介绍说,为破解飞蝗冬季难以存活的生物规律难题,他和岑溪市农业农村局罗绪坚等技术人员一道进行科技攻关,摸索研制出一套智能温控技术设备,在寒冷的冬季对养殖大棚内实行恒温控制,有效地解决了蚂蚱安全越冬问题,让蚂蚱实现错峰养殖,产量收益大为提升。
“我们的产品有活体、干体、冰冻、油炸、烧烤串等品种可供消费者选择,在销售方面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月销售量2000公斤左右,销售金额10万—12万元,产品供不应求。”覃汉中高兴地介绍,随着人们对绿色健康食品的追捧,以天然牧草为食的油炸飞蝗等产品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小小的蚂蚱“蹦跶”出了致富的好“钱景”。
对于下一步的发展,覃汉中有着自己的规划蓝图。他计划建立种植、养殖、深加工、销售的飞蝗规模化全产业链条,延伸种植、养殖规模,建设集食品、医药、饲料、肥料等多元化深加工车间,联合科研机构大力开发深加工高科技产品,提炼萃取飞蝗药用精华,拓宽产品点、线、面和销售渠道。预计飞蝗全产业链建成后,可提供近千个就业岗位,提升农业总产值1亿元、工业总产值4亿元。
原文链接:http://nyncj.wuzhou.gov.cn/zwdt/t1708517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