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人的“蚬子自由” 他们来保证
本土海鲜从来都是营口市民和外来游客的心头好,其中被称为“天下第一鲜”的蚬子因四季皆可捕捞食用,拥有很强的存在感。但是,毕竟野生蚬子产量有限,营口人的“蚬子自由”如何保证?“人工繁育,咱用技术留住这一鲜。”近日,营口市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服务中心培育的3000万枚蚬子苗种被成功放流至滩质适宜其生长的北海海域潮间带,成为第一批试点并推广的人工繁育“蚬宝宝”。
本次增殖放流的蚬子学名叫做菲律宾蛤仔,是从营口海域滩涂蛤仔种群中,优胜劣汰选出的纯本土蚬子苗种。“此次科研成果最让人欣喜的是我们攻克了苗种的繁育技术,以本土蚬子品种作为母体进行孵化,不再依赖外地苗种。”营口市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郝咏芳告诉记者,长期以来,营口养殖户每年需要从南方购进蚬子苗种,在四五月份进行投放圈养,运输成本高、成活率低。而且由于南方苗种不耐低温,无法越冬,必须在11月前由南方养殖户回收养殖。这样一来,营口养殖户只拥有苗种的中间暂养阶段,导致回报率低。“如今,我们实现了本土品种人工育苗和中间暂养的本地化,对于我市蚬子养殖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据了解,近年来,营口市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服务中心科研团队开始尝试本土蚬子的人工培育,在苗种繁育和中间暂养两个阶段不断攻克技术难关。经过不断尝试,掌握了种贝的培育密度、饵料培育、饵料组合投喂、浮游幼虫阶段管理、幼苗附着采集等技术,形成了完整的菲律宾蛤仔苗种繁育与中间暂养科研技术体系。今年,菲律宾蛤仔苗种培育示范规模为200立方米水体,育苗3000万枚。目前,蚬子苗的孵化率与变态率均达到80%,幼苗壳长为5毫米至1厘米,达到增殖放流标准。今年8月,我市的菲律宾蛤仔示范样板创建通过了省级专家组的现场验收,示范效应显著,有效推进育种的本地化进程。
营口市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服务中心技术团队将继续对此次增殖放流的菲律宾蛤仔幼苗定期跟踪观察,记录其成活率、回捕率以及对海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下一步将通过苗种繁育技术的推广与分享,助力我市广大养殖户实现本土蚬子养殖规模化、产业化,让营口“土生土长”的蚬子有产量,让渔民有钱赚,让“吃货”享口福。
原文链接:http://nyncj.yingkou.gov.cn/001/20230829/b8c23f11-09fb-452b-8bf9-435b5b1275d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湖南省首届“湘药”发展大... 04-22
-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农产... 04-21
- 我市召开2025年海洋综... 04-21
- 江门市召开农村集体资产上... 04-21
- 全市智慧农业现场推进会议... 04-21
- 山东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岗... 04-21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