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新技术新品种助力粮食生产
立秋过后,夏粮逐渐成熟。各地通过科技赋能,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在海拔800多米的巫山县庙宇镇,上万亩水稻正处于拔节孕穗期。通过“5G+”高标准农田智能化提升,连片稻田用上了物联网、传感器、云平台等技术。农田“口渴”的时候,系统会自动预警,智能灌溉系统还能通过手机远程进行开关。
巫山县庙宇镇种粮大户李尚前介绍,庙宇镇高标准农田提升项目与中国广电5G智慧农业相结合,使他们在生产上提高了效率,管护上实现了智能监控。
今年,酉阳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移栽玉米苗的同时播种大豆,四行大豆配两行玉米。与单种玉米相比,作物的通风和光照条件更有优势。目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已达到1.7万亩。
酉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李君保告诉记者,测得玉米亩理论产量631公斤,大豆的理论产量96.7公斤,他们在不降低玉米产量的同时,取得了一季大豆的生产。
随着市场对以豆类为主的杂粮需求不断增加,一些农业合作社、种粮大户还开始大规模种植绿豆。今年,潼南区就采取“小麦+绿豆”轮作的方式,在双江镇新店村示范种植绿豆新品种“渝绿11号”。不久前,当地通过田间测产发现,示范田亩产值达到1483元。
重庆市农技推广总站研究员曾卓华表示,产量有望每亩达到130多公斤,如果在全市推广的话,将会提高他们种豆农民的效益。
(第1眼-重庆广电综合报道)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zwdt/202308/t20230815_1224011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