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工法治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社会关注

一千吨粮食的“生死时速”

时间:2023-08-17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作者:佚名

  

  临近午夜,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陆街村,处于东淀蓄滞洪区内的村民都已转移,只有“种粮大户”刘金月的粮仓前还有车灯闪烁。装载机将最后一斗粮食倒入运输车货箱,激起阵阵尘土,看着运输车满载开走,在场所有人悬着的心都放了下来。

  “太不容易了!”陆街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译夫情不自禁地说。居住在蓄滞洪区的村民和近1000吨粮食在8月3日全部转移完毕后,29岁的张译夫很欣慰,“我们不仅守护了村民们的安全,也守住了他们的心血。”

  受7月28日以来强降雨过程影响,海河流域先后有21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8条河流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天津迅速调集各方力量,启用东淀蓄滞洪区,陆街村所属部分区域就在东淀蓄滞洪区内。

  7月31日,张译夫接到通知,要在8月3日完成所有东淀蓄滞洪区内人员和财产的转移安置工作,她和其他村干部迅速行动,协助村民们进行转移。

  今年60岁的刘金月听到要让大家搬走,皱着眉直摇头:“我走了,粮仓里的粮食可怎么办?”

  刘金月拉着张译夫去自己的粮仓,“90后”的张译夫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金灿灿的小麦堆得像小山一样高,一个又一个金色的“小山包”在仓库里绵延。

  “这么多粮食,那都是农民们的血汗啊!”张译夫下定决心,除了保证人员全部安全转移,还要帮村民把粮食尽量转移走,“一粒麦子都不能浪费”。

  找运输车辆,联系仓库,搬运农机器械……时间紧,任务重,随着大清河等河流水位快速上涨,一场抢救粮食的“生死时速”正式上演。

  8月1日凌晨4点,10辆运输车和2辆装载机开进了陆街村。到了8月2日,村里需要转移的人员已全部安全撤离,但还有近800吨小麦和20吨用于喂养牲畜的棒渣子没有运出去。

  这可急坏了张译夫,8月3日一大早,她就来到刘金月的粮仓紧盯运输进度。10辆运输车进进出出,但不知为什么,下午3点,运输速度突然慢了下来。

  “前面的路堵了!有车正在运集装箱。”返回的司机说。

  “先紧着运输粮食的车辆!”杨柳青镇武装部部长赵金月在现场协调指挥,第一时间让运粮车顺利通过。“这些粮食是农民辛苦劳作的成果,被洪水泡了太可惜。”

  这些都被刘金月看在眼里:“镇干部和村干部们从早到晚一直陪着我们,遇到困难就帮我们解决,我心里真的很感动。”

  3日深夜,随着最后一车粮食安全运离,也让张译夫暂时松了口气。这次抢救粮食的“生死时速”,直接为农民避免了超过300万元的损失。

  据天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王勇介绍,天津东淀蓄滞洪区的3万余名群众在洪水到来前全部完成安置转移。加上此前永定河泛区、大黄堡蓄滞洪区的转移人员,此轮洪水经过,天津已安置转移8万余名群众。

  洪水最终还是涌入了刘金月的粮仓和陆街村的田地、果园,刘金月说:“损失肯定还是有的,但我们已经尽力了。只要人没事,未来就有希望。”



附件: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308/t20230816_643434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法治网 nmgfzw.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8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