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工法治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在线

让“四个蹄子”追赶“四个轮子”

时间:2023-08-13 来源: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一头牛能卖多少钱?普通的牛养两年,一般卖一万多元。而在肉牛主产省吉林,通过精深加工,一头牛平均产值在5万元以上,一头牛值一辆车,“四个蹄子”赶上了“四个轮子”。

  

  亳州市利辛县城北镇侯寨村养殖场内的肉牛。(刘勤利 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形成竞争优势,如因地制宜打造苹果村、木耳乡、黄花镇等;“产”讲的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

   产业振兴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安徽乡村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强村富民的主引擎。2022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55万亿元,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1万亿元。安徽是粮食主产省,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但农产品加工仍是突出短板,问题出在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拿粮食加工来说,我省粮食产量居全国第四位,但加工量仅占30%,加工转化率仅为60%。十大绿色食品产业中,尽管有7个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已超1000亿元,但茶叶这种原本很有优势的产业,全产业链产值不到730亿元,玉米、中药材就更低,仅600多亿元。农业是一产,但它的效益却更多体现在延伸出来的二产、三产上。不停留在一产层面看农业,不让“土特产”沦为无人问津的“土疙瘩”,就要真正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全产业链发展,路子在于既做足“头部”的农产品特色化增值空间,也做好“尾部”精深加工大文章,“头尾”一道下绣花功夫,才称得上是“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

   农产品加工是一直存在的短板,引入外部驱动力才能获得“加速度”。“双招双引”,面向产业链关键环节引进更多链主企业和配套企业来延链、补链、强链,实现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的正向反馈、良性循环,“土特产”才能更快升级成“金疙瘩”,“四个蹄子”才能追赶上“四个轮子”,“大粮仓”才能早日变成“大厨房”。当良好的农产品资源优势成了领先的产业优势和经济发展的新优势,那时的安徽,一定更让人刮目相看。(范克龙)

  


原文链接:http://nyncj.bozhou.gov.cn/News/show/61159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法治网 nmgfzw.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8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