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诗和远方的美丽进发
黄山脚下、新安江畔,吹响了向诗和远方进发的号角。
7月21日,全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在黄山召开,明确提出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把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推进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号工程”、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的“基础工程”。
宣城市泾县上漕村绿意盎然。钱鸣 摄
时下正在热映的电影《长安三万里》中,高适的那方安放心灵的诗意田园触动了很多人心底的向往。日常忙碌打拼伴随的平行时空中,总有一方魂牵梦萦的诗意田园,这是现代人共同的“乡愁”,是共同文化的基因和情结。所以,这一次的进发,是“筑基”,更是“垒台”:不仅是“乡土安徽”的现代化跃迁,更是为了所有人的“诗和远方”。
黄山市歙县霞坑镇石潭村。郑宏 摄
去过浙江农村的人大抵都会感慨,那里的农村是所有人“想要的农村”。这是历时20余年咬定目标、接续奋斗、久久为功的结果。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打造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个富有雄心、顺应期待的“大计划”,需要我们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去勇毅而缜密地行动。
铜陵市枞阳县枞阳镇境内,山青草绿,云雾缭绕,道路通畅,与美丽乡村相映成景,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刘伯顺 摄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什么样?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但不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窘迫,其本质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就地”是重点,更是难点,指向的是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个当前最突出的短板,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村人和向往农村的城里人都能在乡村享受到城市生活般的便利。但也必须守住不能让农村“城市化”的底线,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让乡村与城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大”的要义在于统筹。统筹重在规划引领,兼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把村域层面“多规合一”落到实处。统筹更体现在宜居宜业协调向前,以产业振兴为根基,把“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文章做深做透,不仅做安徽城里人、更做长三角人的“粮袋子”“菜篮子”和“大厨房”,让农村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全链条升级,以农业的优质高效支撑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无人机拍摄的蒙城县小涧镇双锁山。胡卫国 摄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会千篇一律。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保留乡村特色风貌,让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实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如此,安徽的乡村也会是所有人“想要的农村”。
这是我们对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更是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必将抵达的远方。
历史,将记住这一次的进发!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snzx/zwxxi/568477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