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水稻苗情简报第九期
一、苗情动态
桂林市农业农村综合发展中心在全州县才湾镇南一村、灵川县潭下镇东头村和资源县资源镇修睦村建立3个水稻苗情观测点,对早稻4个、中稻5个和晚稻5个主栽品种进行观察,每隔5天观测记录主茎叶龄、分蘖数和苗高各1次。全州点,3个早稻观测品种于3月28日播种,比去年迟2天,于4月22日移栽,比去年早5天。灵川点,2个早稻观测品种于3月22日播种,比去年早3天,于4月17日移栽,比去年早1天。资源点中稻于4月27日播种,5月29日移栽,比去年迟2天。6月29日观测结果如下:
1、预测早稻成熟期比去年提前1.8天
全州点,株两优819、陵两179和五丰优286分别于6月18日、6月21日和6月22日齐穗,预计分别于7月16日、7月19日和7月19日成熟,平均成熟期比去年提前1.3天。灵川点,株两优35和陵两优179分别于6月13日和6月15齐穗,预计分别于7月15日和7月17成熟,平均比去年提前2.5天。综合2个点5块田,播种期与去年基本相同的早稻,预测其成熟期比去年平均提前1.8天。
资源中稻点,新丰优529、荃优丝苗和中浙优8号的叶龄分别为12.85叶、12.90叶和12.74叶,平均为12.83叶,同比多0.08叶。全州中稻黔两优58为14.98叶,同比多0.69叶。灵川中稻隆两优899为10.30叶,同比多1.61叶。
2、早熟品种亩有效穗数较去年增幅4.37%
全州点,株两优819、陵两179和五丰优286每亩有效穗数分别为19.96万、17.54万和17.35万,分别比去年增加0.76%、减少1.24%和增加3.34%,平均增幅0.90%。灵川点,株两优35和陵两优179每亩苗穗数分别为19.90万和20.76万,平均为20.33万穗/亩,增幅9.45%。5个品种平均增幅4.37%。
资源中稻点,新丰优529、荃优丝苗和中浙优8号每亩茎蘖数平均值为21.33万苗/亩,同比多7.48万苗/亩,增幅54.0%。全州中稻黔两优58为20.89万苗/亩,同比减少7.0%。灵川中稻隆两优899为28.63万苗/亩,同比增加87.5%。
3、早稻株高同比少0.4cm、与上年基本一致
全州点,3个品种株高平均为98.7cm,比去年同期多11.6cm。灵川点,2个品种株高平均为101.4cm多4.0cm。早稻两个点平均株高99.8cm,同比多8.6cm、增幅9.4%。
二、预测早稻单产增幅0.67%
6月22日,各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根据早稻产量构成因素调查,核实的预测数:全市平均亩产为424.43公斤,比去年亩增2.81公斤,增幅0.67%。与去年同期对比,每亩有效穗数18.78万,增加0.36万穗/亩;每穗总粒数127.74粒,减少0.16粒;实粒数105.95粒,增加0.62粒;结实率83.01%,增加0.68%;千粒重25.53克,与去年相同。
三、生产建议
(一)狠抓早稻后期田间管理
一是把好病虫害最后防控关。7月上旬,我市早稻主要为灌浆乳熟期,是产量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受时晴时雨、高温高湿天气的影响,易发生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稻枝梗瘟等病虫害,要把好病虫害最后防控关,防止因防治失时、漏治或用药不当而造成最后顶层叶片、茎鞘和穗粒受害,确保早稻丰收。
二是对于进入抽穗扬花的田块,要喷施叶面肥。一般每亩用0.5%~1.0%尿素液和0.2%~0.3%磷酸二氢钾液50公斤喷施,在5~7天后再喷施1次。保持叶片不衰黄,以维持旺盛光合功能。
三是雨后排涝防渍,晴热天气防止后期断水过早。田间四周要开好排水沟,确保雨后能及时排干田间渍水。早稻收割前,往往遭遇晴热天气,注意不宜断水过早,应在收割前4~5天断水。
(二)抓好晚稻播种及秧苗管护
1、为防御寒露风,要卡死晚稻播种期
根据各区域的安全齐穗期和所选择晚稻品种的生育期,卡死播种期,以确保晚稻安全齐穗。在北部县如果选用五优308等熟期品种作晚稻,要求在7月3日前播完种;若选用株两优4024、陵两优179等早熟类品种的,要在7月10日左右播种,需要加大用种量,插足基本苗。在卡死相应晚稻品种播种期的同时,还需要将抛栽秧龄控制在20天以内。对以上播种期的要求,在中部、南部县(市、区)可分别相应推迟约3~5天。
2、加强晚稻秧苗管护,培育壮秧
采取塑盘育秧方式的,推荐使用353孔较大孔径的秧盘,每亩用70~80块。要施足基肥,在起畦整理秧厢时,每亩施30~40公斤复合肥面施作基肥,再整平厢面。播种至出苗期,要防雨水冲刷,保持厢泥湿润,厢面无水层,以利出苗。在秧苗1叶1心时,每亩秧田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50克对水50公斤均匀喷雾,以控制秧苗长高,促进分蘖。
3、在秧田期和大田前期,做好晚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工作
主要由白背飞虱传播的水稻病毒病,具有为害隐蔽、突发和暴发性强、扩散蔓延快等特点,易感病期是秧苗期和大田分蘖前期。防治方法:在播种前选吡虫啉拌种,在秧苗2叶1心期、移栽前1~2天,移栽后7~10天各施药一次,选择吡虫啉、噻虫嗪、吡蚜酮等药剂喷雾防治。
原文链接:http://nyncj.guilin.gov.cn/zwb/zwbbsdt/202306/t20230630_251560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农产... 04-21
- 我市召开2025年海洋综... 04-21
- 江门市召开农村集体资产上... 04-21
- 全市智慧农业现场推进会议... 04-21
- 山东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岗... 04-21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