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门头沟:让绿水青山“颜值更高” 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6月15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北京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门头沟区委、区政府负责人介绍了全区坚决贯彻落实“两山”理论,走出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的相关情况。
“新时代的门头沟,正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坚持‘生态立区、文化兴区、科技强区’,紧紧扭住‘转’这个关键,深度推进地区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门头沟区委书记喻华锋说,门头沟将千年煤城变为森林城市,探索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型发展路径。通过专精特新产业汇聚转型发展,让矿区、老区变为活力新城。
近年来,门头沟区关闭了区属全部270多家乡镇煤矿,500多家非煤矿山、砂石厂,全面修复被破坏的生态。如今,1000余公顷的废弃矿山和裸露岩壁经过系统修复,已恢复绿树成荫、果树成行的葱茏景象,全区森林覆盖率由十年前的39%提高到目前的48.26%,林草覆盖比达到全市最高的93.9%,昔日的矿山实现“绿色蝶变”,重焕勃勃生机。
治理“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门头沟拆除河岸17万平方米违建,实施山峡段综合修复工程,连续5年借力“引黄入京”“南水北调”开展生态补水,全区地下水位最大回升点回升达23.35米,永定河周边1公里植被覆盖率增长6倍,永定河再现“碧水长流”景象。当前,门头沟正接续推进全域水生态修复,重启清末修建的历史输水渠道“城龙灌渠”,推动永定河与门头沟新城五条核心水系实现“六水联通”,并逐步推进234处泉眼“百泉复涌”。
门头沟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凭借京西山水的“高颜值”、京西文化的“高内涵”,持续在“特”字上做文章,不断推出满足市民游客特色化文旅需求的旅游产品。
在资源型产业逐步退出后,门头沟将转型重点锁定在人工智能、超高清数字视听、心血管领域医疗器械“三大细分领域”,并集聚起近百家专精特新企业,昔日的“矿山”经济已经蝶变为高精尖的“智慧”经济。
为扮靓城乡风貌,门头沟区通过棚户区改造和险村搬迁,让3.6万户居民、1343户山区群众住进了新居。55.87平方米的人均绿地面积位居生态涵养区之首,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绩持续保持全市第一。
今年3月,区内面积最大的商业综合体“西长安中骏·世界城”开业。北京首条磁悬浮地铁S1线,串联起西长安中骏·世界城、金融街·融悦汇、龙湖长安天街三大商业综合体,“一线串三珠”的上岸商圈正式形成,并与以华远坊项目为核心的河滩商圈、文化消费新空间檀谷商圈一起,成为京西城市消费新地标。
门头沟引入北京八中、清华附中、景山学校等一批优质教育机构,不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城乡均衡布局,积极探索“餐饮企业+老年餐桌”等多种养老途径,并建设了建筑面积达13.3万平方米的区体育文化中心。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喻华锋说,作为北京城故事的开端,门头沟先贤们曾前赴后继、砥砺奉献,在北京发展史上书写了一笔笔浓墨重彩。如今,勤劳质朴的京西老区人民,正沿着党的二十大的指引阔步前行,迈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原文链接:http://nyncj.beijing.gov.cn/nyj/snxx/gqxx/326135737/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