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科技小院,让中国梨越来越好吃
殷豪带领2名研究生在江苏湖熟梨科技小院采集不同抗病性状的梨树叶。
5月30日上午9点,38岁的南京农业大学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教授殷豪头戴遮阳帽,脚踩黄泥巴,已经在挂满梨果的果园里忙碌起来。在编号1067的梨树前,他指导2名研究生,“这株梨树抗病性能表现不错,采点样本回去做分析。”
位于江宁区湖熟街道的梨科技小院,是2022年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联合认定的科技小院,由南京农业大学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总面积106亩,共收集来自中国、日本等世界梨种质资源1400多份。
殷豪的研究方向是梨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和创新,还有梨性状研究等,通过聚合育种技术培育出“抗病强,好种好看又好吃”的新品种。
“梨树不像水稻、小麦那样一年一熟或一年多熟,因此新品种培育时间更加漫长。”殷豪介绍,在新品种培育时,他们选定一株梨树作为父本后,需在当年春天采集其花粉,与另一目标性状的母本进行杂交授粉,再将其套袋,避免其他花粉材料污染。待果实发育成熟,得到杂交一代种子,种下去,至少3—4年后,这株梨树才会开花结果,也就是到第4—5年,研究人员才能得知他培育的新材料有没有达到预期。筛选出符合目标性状的株系,研究人员还需再继续观察、评价2—3年,确定其性状稳定后,才会从中挑选“优株和优系”进行下一轮区域种植试验。再经过2年,通过区域试验的优系可进行新品种申报,通过审定的新品种才能推广种植。此时距研究人员筛选第一代父本和母本已经过去约13年。
2012年,团队率先绘制完成了世界第一个梨全基因组精细图谱,不仅明晰了梨家族的“亲属关系”,还将梨的起源、驯化和变迁历史追溯至几百万年前,为梨家族描绘了一个完整详细的“族谱”。
有了这份图谱,南京农业大学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品种培育进程大幅提速,近年来先后培育出夏露、夏清、宁早蜜、宁酥蜜及宁霞等6个新品种。“早年我国的梨大多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渣,那就是石细胞,现在,梨肉正变得越来越细腻。”殷豪介绍。
原文链接:http://nyncj.nanjing.gov.cn/nygzdt/202305/t20230531_392438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DNA甲基化动态调控棉花... 08-21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美集... 08-21
- 江苏省班组长数字能力大赛... 08-21
- 天津:“选育用”激发乡土... 08-20
- 智慧渔场建设人才培训班圆... 08-20
- 金寨县沙河乡:选、育、用... 08-20
- 定远县返乡务农就业创业青... 08-20
- 濉溪县南坪镇:“人才‘浍... 08-20
- 金寨县梅山镇:雨露计划育... 08-20
- 精品法治课 | 蝴蝶效应 08-19
- 筑牢自律防线,激发青春活... 08-19
- 以规章清理促立法质量提升... 08-19
- 保障农民工权益,一文读... 08-19
- 内蒙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08-19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