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类产地检疫规程
1.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甲壳类产地检疫的检疫对象、检疫范围、申报点设置、检疫程序、检疫合格标准、检疫结果处理、检疫文书及管理。
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甲壳类的产地检疫。
2.检疫对象及检疫范围
类别 | 检疫对象 | 检疫范围 |
甲壳类 | 白斑综合征 | 对虾、克氏原螯虾
|
十足目虹彩病毒病 | 对虾、克氏原螯虾、罗氏沼虾 | |
虾肝肠胞虫病 | 对虾 | |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 | 对虾 | |
传染性肌坏死病 | 对虾 |
3.申报点设置
从事水生动物检疫的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根据水生动物产地检疫工作需要,合理设置水生动物检疫申报点,并向社会公布。
4.检疫程序
4.1检疫申报
申报检疫时,应当提交检疫申报单、《水域滩涂养殖证》或合法有效的相关合同协议、《水产养殖生产记录》等资料。
对于从事水产苗种生产的,还应当提交《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有引种的,还应提交过去12个月内引种来源地的动物检疫证明。对于需要实验室检测的,应提交申报前7日内出具的规定疫病的实验室疫病检测报告,其中纳入省级以上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的,可提交近2年监测结果证明代替。
申报检疫可采取申报点填报或者通过传真、电子数据交换等方式申报。
4.2申报受理
从事水生动物检疫的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接到检疫申报后,根据申报资料等,决定是否予以受理。受理的,应当及时指派官方兽医实施检疫,可以安排协检人员协助官方兽医到现场或指定地点核实信息,开展临床健康检查;不予受理的,应说明理由。
水产养殖场的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或者水生动物防疫技术人员,应当协助官方兽医实施检疫。
4.3查验养殖场防疫状况
查验进出场、饲料、进排水、疾病防治、消毒用药、养殖生产记录和卫生管理等状况,核实养殖场未发生相关水生动物疫情。
4.4临床检查
4.4.1检查方法和内容
4.4.1.1群体检查
群体活力旺盛,逃避或反抗反应明显,体色一致,体型正常,个体大小较均匀,摄食正常,可判定为群体检查正常。
在排除处于蜕壳状态的情况下,群体中若有活力差、逃避反应弱、体色发红、发白,外观缺损、畸小、离群、厌食的个体,可判定为群体检查异常。
4.4.1.2个体检查。对群体检查正常的,随机抽样进行个体检查;对群体检查异常的,优先选择异常个体进行个体检查。通过外观检查,或解剖检查,或显微镜检查等方法进行。
虾体表若有附着物、白斑、黑斑、红体,附肢、触须及尾扇发红、溃烂、断残,头胸甲易剥离、内侧有白斑,鳃发黄、发黑、肿胀、溃烂,肌肉不透明,空肠空胃,内脏颜色、质地、大小有异常,血淋巴不凝固、颜色浑浊,有寄生虫寄生等,出现以上一种或几种症状,可判定为个体检查异常。
白斑综合征:对虾甲壳上出现点状或片状白斑、头胸甲易剥离、虾体发红、血淋巴不凝固等症状;克氏原螯虾出现头胸甲易剥离、血淋巴不凝固等症状,怀疑患有白斑综合征。
十足目虹彩病毒病:对虾、克氏原螯虾甲壳上出现体色变浅,空肠空胃,肝胰腺萎缩等症状;罗氏沼虾额剑基部甲壳下出现明显的白色三角形病变等症状,怀疑患有十足目虹彩病毒病。虾肝肠胞虫病:对虾出现个体瘦小、肝胰腺颜色深、群体中体长差异大等症状,怀疑患有虾肝肠胞虫病。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对虾出现甲壳变软,空肠空胃,肝胰腺颜色变浅、萎缩等症状,怀疑患有急性肝胰腺坏死病。
传染性肌坏死病:对虾腹节和尾扇肌肉出现局部至弥散性白色坏死,尾部腹节和尾扇坏死发红,怀疑患有传染性肌坏死病。
无上述情况,可判定为个体检查正常。
4.4.2临床检查结果判定
群体和个体检查正常,临床检查健康。
怀疑患有白斑综合征、十足目虹彩病毒病、虾肝肠胞虫病、急性肝胰腺坏死病、传染性肌坏死病及临床检查发现其他异常情况的,临床检查不合格。
4.5实验室检测
4.5.1临床检查不合格的甲壳类,应按照《水生动物产地检疫采样技术规范》(SC/T7103)采样送实验室,并按相应疫病检测技术规范进行检测。
4.5.2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的甲壳类,应按照《水生动物产地检疫采样技术规范》(SC/T7103)采样送实验室,并按相应疫病检测技术规范进行检测。但以下情况除外:(1)临床检查健康,且养殖场已纳入省级以上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过去两年内无本规程规定检疫对象阳性的;(2)临床检查健康,且现场采用经农业农村部批准的快速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为阴性的。
4.5.3实验室检测应当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
5.检疫合格标准
5.1该养殖场未发生相关水生动物疫情。
5.2申报材料符合动物检疫规程规定。
5.3临床检查健康。
5.4需要经实验室检测的,检测结果合格。
6.检疫结果处理
6.1经检疫合格的,出具动物检疫证明。
6.2经检疫不合格的,出具《检疫处理通知单》,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6.2.1发现不明原因死亡,或诊断为本规程规定检疫的疫病,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农业农村部相关规定处理。
6.2.2病死水生动物应按照《病死水生动物及病害水生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规范》(SC/T7015)和农业农村部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费用由货主承担。
7.检疫记录
检疫申报单、申报处理结果、检疫申报受理单、检疫合格证明、检疫处理通知单、检疫记录等文书应保存24个月以上。电子记录与纸质记录具有同等效力。
原文链接:http://nyj.jingzhou.gov.cn/ywbk/cmy/202304/t20230411_82610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