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工法治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调研

汕头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走出汕头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

时间:2023-03-04 来源:汕头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2月23日,汕头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动员大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动员大会精神,研究部署汕头有关工作,推动“三农”工作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

  

  图片

  

  

在农业强省建设中争当表率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的基本省情,也是汕头一直以来面临的短板弱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汕头是一个带有大片农村的经济特区,全市1086个村(社区)中超八成是农村和涉农社区,农村常住人口约占全市人口的77%,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相对滞后,传统农业产业规模不大、链条不长,品牌体系不完善,耕地碎片化严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彻底等问题仍然存在。

  

  图片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汕头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充分发挥汕头农业文化底蕴深厚、产业特色明显等优势,以发展精细农业、建设精美农村、培育精勤农民为主攻方向,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走出一条有汕头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在农业强省建设中争当表率。

  具体来看,汕头将坚决守牢保障粮食安全和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发展模式,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强化易返贫户帮扶措施。深入推进农业固链延链强链,加快潮汕菜预制菜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澄海狮头鹅、达濠鱼丸、汕头牛肉丸等一批全国名特优新产品和“汕字号”农业品牌链式发展,珍惜品牌价值、依法诚信经营。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探索建设农民公寓解决农村住房问题,扶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加强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图片

  

  

强化五个“一体化”落实“百千万工程”

  

  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在县、薄弱环节在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实施“百千万工程”,就是要抓住县域这个重要发力点,更好地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色和村的资源,加快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

  对此,汕头将围绕“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目标,坚持市域抓统筹、区(县)抓工业、镇(街道)抓提升、村(社区)抓治理,突出工业园区、特色产业、人居环境、文明风尚四个重点,强化规划建设、要素配置、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五个“一体化”,全面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奋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紧扣重点任务,强化对标对表,把县域作为“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主战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强化镇街服务功能,深化城乡融合。坚持系统观念,深入统筹谋划,实施“创先、进位、削薄”行动,深化改革创新,释放政策效应,强化规划、土地、财政、金融、人才等要素保障。健全指挥体系,构建指挥有力、上下贯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广泛发动企业、潮商、侨胞乡贤和群众等各方力量,完善常态化考核评价体系,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图片

  

  为确保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实绩实效,汕头将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四级书记一起抓,健全完善党委领导农村工作、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体系。坚持真抓实干,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着力激发各级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善作善为,强化责任担当,提高履职效能,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

  大会还解读了《关于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施方案》,部分区镇村、市直单位和深圳对口帮扶汕头指挥部主要负责人作表态发言。市委、市政府同各区(县)签订责任书。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至各区(县)。会前,与会人员前往澄海区隆都镇南溪村、后沟村、前美村,现场参观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情况。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shantou.gov.cn/nyj/zwgk/gzdt/content/post_219021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法治网 nmgfzw.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8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