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疾步稳推改革改出农村新面貌 梧州市不断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
(记者 陈益铭 通讯员 陈乐 欧柏莎)如玉带般的通村道路、别具风格的农舍掩映在绿树丛中,村中还拥有水厂、腐竹厂、种养基地、文化长廊、乡村公园……在藤县太平镇陈垌村,不少外出打工的青年纷纷回到村里发展,这里也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打卡地。
“过去,由于这里太偏僻,被当地人称为山旮旯。”陈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韦灿基回忆道。昔日无人问津的穷山村,为何摇身一变成“网红村”?这得益于该村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把生态优势转为产业优势,盘活闲置资产、唤醒沉睡资源,摁下发展“快进键”,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该村党组织发挥领头雁作用,牵头成立了合作社,采取“党组织+合作社+致富能人+农户”的发展模式,确立了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务工工资入股、吸引外来投资等方式,把分散的农户凝成“致富联合体”。该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2021年达到60万元,一跃成为“梧州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佳发展模式村”。
2021年来,我市把农村“三变”改革作为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陈垌村是藤县打造广西农村“三变”改革示范县试点村之一,盘活了人、地、钱等资源要素,为全面铺开农村“三变”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树立了样板。
随着农村“三变”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市多个乡村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地区差异,坚持比较优势,相继涌现出“资产盘活型”“土地开发型”等多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将许多闲置的、无形的资源“变”出了效益,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据市农业农村局统计数据,今年1至11月,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3209.67万元,同比增长12.67%。
原文链接:http://nyncj.wuzhou.gov.cn/zwdt/t1496270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省住建厅召开深入贯彻中央... 08-25
- DNA甲基化动态调控棉花... 08-21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美集... 08-21
- 江苏省班组长数字能力大赛... 08-21
- 天津:“选育用”激发乡土... 08-20
- 智慧渔场建设人才培训班圆... 08-20
- 金寨县沙河乡:选、育、用... 08-20
- 定远县返乡务农就业创业青... 08-20
- 濉溪县南坪镇:“人才‘浍... 08-20
- 精品法治课 | 蝴蝶效应 08-19
- 筑牢自律防线,激发青春活... 08-19
- 以规章清理促立法质量提升... 08-19
- 保障农民工权益,一文读... 08-19
- 内蒙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08-19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