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粮“加减法” 帮助农民过好年
年关将近,粮食啥时候能卖个好价钱?是当下农民关注的热门话题。记者采访了吉林省12316新农村热线的专家组组长梁琦,她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售粮不要只算价格上涨的“加法”,还要注意到粮食保管不当坏粮造成损失的“减法”。“加法”能多赚钱,“减法”会带来损失,实际上这两者存在辩证关系。
农民辛苦一年,都想多收入一些,但每家情况不同,一味“猜价格、赌行情”等待上涨,并不可取。在农村田间庭院,每年都有因保管不当造成粮食损失的情况。前几天,公主岭市一位农民朋友在咨询玉米行情时表示准备新年前把粮卖完。专家问他有多少玉米,咋存放的?他说有150万公斤,“地趴”式存放。专家告诉他,今秋公主岭市多雨,比较潮湿。这么多的玉米,无法做到完全苫盖,玉米的品种繁多,水分含量也不尽相同,湿度大了,底层玉米会出现生芽,严重时会发生霉变。专家建议他,不要错过价格上扬的售粮好时机,这么大的量,保管有风险,不能等待,涨不涨价还是未知数。应该卖掉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余下的利用晴好天气进行翻晒,首先保证粮食安全,其次是等待价格,再次也要资金回笼。
德惠市五台乡农民吕成告诉记者,去年他的35万公斤玉米在每公斤2.84元时没有出售,想要等到每公斤3.4元~3.6元时再出售,结果春耕过后,玉米价格降到每公斤2.6元左右,他索性就不卖了。有的农民甚至将玉米存放了3年没有出售,基本失去商品价值了。“新粮下来了,陈粮还有市场吗?存放时间越久,粮食质量下降,赔的就越多,这就是‘减法’”。梁琦说。
农民售粮总是关注涨价信息,很少关注储粮、售粮环节中“加减法”的辩证关系。市场瞬息万变,农产品专家提醒广大农民,要顺应市场规律,因地、因粮、因量、因人制宜,科学规划好储粮、售粮时间。要量力而行,算好“加法”,审时度势,规避“减法”,才能成为市场的赢家。
原文链接:http://nw.changchun.gov.cn/xdny/lssc/202212/t20221228_310072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