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蚕桑“芯片”破茧而出
近日,广西蚕种质资源保种场在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正式揭牌。“场内保存有华南地区数量最多的蚕种质资源,是最大的亚热带蚕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也是广西唯一的家蚕母种繁育单位。”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说,保种场的成立标志着我区现代蚕桑种业体系建设蒸蒸日上,蚕桑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欣欣向荣。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种业发展问题,多次在不同场合为种业改革发展指明方向。近年来,广西蚕桑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劈波斩浪,蚕桑种企生产经营能力别开生面,以“桂字号”为主的蚕桑种业产业链已悄然成形。
种质资源是种业发展之基。我区不遗余力保护种质资源,建设了“广西蚕种质资源保护场”“广西作物种质南宁桑树资源圃”,现收集保有蚕种质资源664份、桑树品种资源1820份。“目前,我区蚕桑品种资源收集保有量全国第二,仅次于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说。
种业要翻身,关键在创新。我区先后育成“两广二号”“桂蚕8号”等家蚕优良品种26对,“桂桑优12”“桂桑5号”等桑树优良品种10个,育种技术节节高升。目前,自主选育的桑树品种推广面积、家蚕品种饲养量分别占全区的85%、98%。“广西蚕桑产业创新自主选育特色优良品种,对加快推进种业振兴、促进我区蚕桑品种更新换代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居功至伟。”在广西桑蚕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韦伟看来,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蚕桑种业科研成果高效转化,种业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近3年来,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选育的“桂蚕8号”“桂蚕5号”“桂桑5号”“桂桑6号”等蚕桑新品种成果转化金额超900万元。其中,“桂蚕8号”以500万元成为目前国内蚕桑种业领域单项转让成果之最。“2021年,‘桂蚕8号’已在全区累计推广近100万张,蚕茧产量近4万吨,蚕农售茧收入14亿元,成为家蚕新品种的优秀代表。”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对“桂蚕8号”寄予厚望。
近年来,八桂桑蚕种业产业链条不断革新,部分原有事业单位类的蚕种场“华丽变身”为充满活力的种业企业。在“科研单位新品种选育+种业企业繁育生产”模式的作用下,一粒粒蚕桑“芯片”破茧而出,释放巨大效能,助推广西蚕茧产量连续17年位居全国首位,向着蚕桑强省(区)阔步前行。
附件: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209/t20220901_640841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DNA甲基化动态调控棉花... 08-21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美集... 08-21
- 江苏省班组长数字能力大赛... 08-21
- 天津:“选育用”激发乡土... 08-20
- 智慧渔场建设人才培训班圆... 08-20
- 金寨县沙河乡:选、育、用... 08-20
- 定远县返乡务农就业创业青... 08-20
- 濉溪县南坪镇:“人才‘浍... 08-20
- 金寨县梅山镇:雨露计划育... 08-20
- 精品法治课 | 蝴蝶效应 08-19
- 筑牢自律防线,激发青春活... 08-19
- 以规章清理促立法质量提升... 08-19
- 保障农民工权益,一文读... 08-19
- 内蒙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08-19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