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小产业 多模式”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近年来,我区坚持以发展产业项目促进群众增收为目标,纵深推进产业项目提质增效,大力推广联农带农益农的产业发展模式,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科学谋划,精准实施产业项目
按照陕西省乡村振兴局《关于做好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管理的通知》《王益区衔接资金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积极指导涉农镇办结合各自产业特色、科学精准谋划产业项目,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建设工作,对于结构优、效益好、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及时吸纳进项目库;对于产业前景预期不理想、带动能力不显著的项目,不予以准入,加强项目库项目动态管理,确保项目库建设质量。
二、创新举措,七种模式联农带农
一是推行“农技服务+产业发展”模式。选聘29名产业发展指导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现场培训指导,通过精准到户的农技服务为脱贫户和三类人员发展产业保驾护航。采取线上线下并重抓培训,在网络培训的基础上,针对致富带头人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进行线下集中培训,以提升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技能为目标,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提高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二是推行“财政奖补+小产业发展”模式。结合王益区实际,研究制定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发展奖补办法(试行)》,从脱贫户、三类人员和农业经营主体两个方面,主要对农业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品牌建设、农业保险等重点环节予以奖补,激发经营主体及农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实现“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思路的转变。2016年以来共兑现补助资金140.4万元,为脱贫户和三类人员发放补助901户次。
三是推行“项目+带贫主体+脱贫户”资产收益模式。筛选带动作用明显的农业产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作为带贫企业,由项目企业和脱贫户签订合同,按照企业经营、利润共享的方式,企业与脱贫户建立合作托管帮带关系,通过合作带动增收。目前,我区投入444万元带贫主体实施产业扶贫项目,辐射带动444户脱贫户和三类人员享受资产收益,户均每年增收1000元。
四是推行“项目+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脱贫户”模式。由企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合作协议,企业负责经营管理,收益后按合作协议为村集体进行分红,分红资金用于村级公益事业或脱贫户分红。同时脱贫户可以通过流转土地、务工等形式获得收益。截止目前,投入6453.6万元在26个村实施村集体产业项目35个,累计为村集体产生收益247.3万元。
五是推行“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脱贫户”模式。在全区遴选立地、光照条件好的村,由市级节能资金、区财政资金投资建设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后村集体获得收益。目前已投入3223.1万元建设24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2021年带动脱贫户和三类人员就业98人。
六是推行“金融资金+扶持发展”模式。针对有产业发展意愿和能力且有产业发展基础,但缺乏资金的脱贫户和三类人员,加强与金融机构精准对接,拓宽信贷政策和金融支持领域,解决个体融资困难的问题。今年新增贷款72笔296.98万元,同比增长174.98%。
七是推行“土地流转+劳务用工”模式。脱贫户和三类人员将土地流转给农业经营主体收取租金,经营主体优先聘用流转土地脱贫户和三类人员劳动力务工,实现土地租金、劳务工资双“丰收”。目前,流转土地594.2亩,带动脱贫户155户,每年流转收入29.6万元。
三、高标推进,小产业撬动大增收
一是带动经营主体、脱贫户、村集体经济分红实现家门口脱贫增收。
二是经营主体壮大带动产业项目提质增效,大力实施农业种植、生态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有序实施金银花、湖羊、柿饼加工厂等多个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一批区域性农业特色产业。
三是社会效益显著。黄堡镇孟姜塬村鲜桃温室大棚建设项目助推我区桃产业发展;黄堡镇文明塬村肉羊产业基地湖羊采购项目、王益区肉兔产业扶贫基地建设项目助力我区养殖业达到新高;王益区高标准车厘子产业示范基地项目、王家河村生态无公害水蛭养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常家河村翡翠梨种植项目、军台岭村壮大村集体(金银花种植)项目实现我区在特色产业方面0的突破。王益区产业发展正在向着生机勃勃的方向发展,以产业振兴有效推进乡村振兴。
网络编辑:孙丹
信息审核:张克勇
原文链接:http://www.tongchuan.gov.cn/resources/site/94/html/anyncjdt/qxdt/202207/66109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