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区助力种业“中国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近年来,襄州区积极构建“产学研”相融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产业体系,提升种业创新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助力种业“中国芯”。
(一)良种繁育基地初具规模。襄州区以种质资源保护为先导,大力培育良种生产基地,全区优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达3000多个,形成了以农业主管部门规划为主导,种业企业自主生产经营并对种子质量负责的产业格局,现共有12家种业企业,其中育繁推一体化(A证)企业2家(全省共5家),小麦种子生产面积达到30多万亩,玉米种子生产(非本地)面积达到7万多亩,油菜种子生产面积近2万亩,建成近10万亩有机小麦基地,已取得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DFDC)认证。种业综合产值达到15亿元。
(二)良种推广能力明显增强。襄州区院士专家工作站通过研发合作、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作价投资﹑技术入股﹑技术服务等多种转移方式,创新和转化一批实用﹑高效的科技成果,自主选育并通过审定小麦新品种25个,玉米新品种71个,其他植物新品种2个,品种推广遍及湖北、湖南、四川、重庆、陕西、贵州、云南、广西等30多个省、市、区。2022年,建设优质小麦生产基地4.5万亩,辐射带动100多万亩,小麦品种“扶麦368”亩产691.2公斤,再创造湖北省小麦单产最高记录。“中油杂501”每亩理论单产419.95公斤,实产达368.87公斤,刷新了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单产最高纪录。
(三)农业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全区现有“农”字号国家驰名商标3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件,国家级集体商标4件,绿色食品30个,有机食品16个,地理标志产品20个。同时,紧紧抓住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机遇,按照“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协会运营”原则,采取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市级品牌+县级品牌“双品牌”模式,打造“襄州”字号农产品品牌15个,精心培育了“丰庆源面业”、“扶轮种业”、“腾龙种业”、“乐峰香米”、“黄龙大米”等知名的襄州品牌。
原文链接:http://nyncj.xiangyang.gov.cn/zxzx/gzdt/202207/t20220725_287577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我厅扎实推进小区物业管理... 08-15
- 蒙东地区农牧业招商引资座... 08-15
- 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农业... 08-15
- 韩俊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 08-12
- 省市场监管局召开2025... 08-11
-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开展“公... 08-11
- 欧海林看望慰问高校新入职... 08-11
- 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成都... 08-11
- 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信访工作... 08-11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白城市洮北区:科技抢跑插... 05-20
- 刘国中:奋力夺取夏季粮油... 05-20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