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校研发“智能烘干房”解决农副产品晾晒难
新华网重庆6月23日电(韩梦霖)为解决山区地理环境特殊、山高路不平,农副产品“晾晒难”等突出问题,近年来,重庆市委统战部乡村振兴帮扶集团成员单位重庆科技学院研发团队针对不同农副产品烘干工艺开展研究,自主研发的一款“智能烘干房”设备已在重庆、四川、甘肃、新疆等地得到广泛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自2019年以来,已为重庆市深度贫困乡镇捐赠智能烘干设备18套,价值约230万余元,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的翅膀。
重庆市地理环境特殊,山高路不平,农副产品“晾晒难”问题突出,常常出现“丰产不丰收”的情况。2016年,重庆科技学院组建了智能烘干设备研发团队,多次对产品技术创新升级,研发了“烘干房”专利。两年后,学校继续科研投入,将该专利转化成产品“智慧烘干房”,采用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了烘干设备的系列化、智能化、网络化。
重庆科技学院“智慧烘干房”研发团队负责人介绍,该烘干设备可以广泛用于香菇、羊肚菌等菌类,以及枸杞、黄芪、党参等中药材和黄花菜、菊花、花椒、辣椒、大枣、葡萄等果蔬的烘干。该设备可以通过车载方式流动上门服务,也可以在固定安装长期使用,既满足了农户对不同类型农产品深加工的需求,又降低了农产品深加工成本,有利于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实践中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认可和肯定。
2019年8月,在调研中,重庆科技学院团队了解到巫溪县天元乡新发展了香菇产业基地和中药材基地,但当地农民一直苦于没有晾晒设备,不少农副产品遇上连续阴雨天气就会发霉,造成损失。重庆科技学院立即为天元乡赠送了“智能烘干机”,缓解了当地农民烘干的难题。
据了解,“智能烘干房”已在重庆、四川、甘肃、新疆等地得到广泛运用,直接带动贫困户就业120余户,为农户人均增收约1000余元。重庆科技学院通过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动员社会力量,自2019年以来已为重庆市深度贫困乡镇捐赠了智能烘干设备18套,价值约230万余元。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206/t20220628_1086363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省住建厅召开深入贯彻中央... 08-25
- DNA甲基化动态调控棉花... 08-21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美集... 08-21
- 江苏省班组长数字能力大赛... 08-21
- 天津:“选育用”激发乡土... 08-20
- 智慧渔场建设人才培训班圆... 08-20
- 金寨县沙河乡:选、育、用... 08-20
- 定远县返乡务农就业创业青... 08-20
- 濉溪县南坪镇:“人才‘浍... 08-20
- 精品法治课 | 蝴蝶效应 08-19
- 筑牢自律防线,激发青春活... 08-19
- 以规章清理促立法质量提升... 08-19
- 保障农民工权益,一文读... 08-19
- 内蒙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08-19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