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2》发布:中国农业生产继续向好 粮食总产量将超过去年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2》和《2022全球粮食政策报告》。其中,《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2》指出,今年中国农业生产将继续向好,粮食总产量将超过去年,预计将达到1.38万亿斤,棉油糖果蔬生产稳中向好,畜产品和水产品供应稳定。
报告指出,2021年,受多重因素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大幅波动,造成全球粮食供应不均衡加剧,粮食安全风险陡增。但中国农业生产保持稳中有进,稻谷、小麦和玉米继续增产,粮食总产量达到1.37万亿斤。生猪产能恢复超预期,猪肉价格高位回落。大豆生产降幅明显,棉花和糖料作物产量下降。蔬果供应稳定,热带高价值水果进口增幅明显。
报告分析,从农业-食物系统应对灾害风险的角度看,我国农业展现出较强的韧性。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极端天气频现,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越来越高,中国正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之一。但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灌溉的普及等,中国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农业自然灾害成灾率不断下降,已基本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2003年之后,农作物受灾和成灾面积呈现出明显的波动下滑态势,特别是近两年受灾率保持在12%以下,成灾率保持在5%以下。同时,随着中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不断升级,防治策略不断完善,中国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持续下降,粮食产量实际损失率不断下降,“十三五”期间,病虫害造成粮食实际产量损失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2.16%~2.59%。可见,中国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能力不断增强,“虫口夺粮”保丰收成效显著。
此外,报告认为,当前国际粮价上涨虽对饲料粮供给造成一定冲击,但对中国口粮影响较小。2010年以来中国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的自给率均值分别为99.3%、98.4%、97.4%和16.7%,国内外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的联动系数分别为0.15、0.37、0.63和0.92,表明自给率越高,国内外粮食价格的联动性越弱。因此,高水平自给率可以有效对冲国际粮价波动风险。
作者:李丽颖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原文链接:http://nyncj.zjk.gov.cn/single/272/1713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农业农村部与内蒙古自治区... 11-05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 11-03
- 我省组织开展历史文化名城... 10-31
- 农业农村部应用新一批行政... 10-30
- 《全国“村字号”文体活动... 10-30
- 中国文明乡风大会“村BA... 10-30
- 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夯... 10-30
- 农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 10-30
- 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在延安举... 10-30
- 精品法治课 | 蝴蝶效应 08-19
- 筑牢自律防线,激发青春活... 08-19
- 以规章清理促立法质量提升... 08-19
- 保障农民工权益,一文读... 08-19
- 内蒙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08-19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