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楼房养猪看现代化养猪的未来
近年来重大动物疫病对生猪养殖行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和打击,养殖户们开始关注猪场的生物安全,对于猪场的环境控制和疾病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牧原海州分公司在板浦镇浦东村棉花原种场地块新建楼房养猪,该公司运用全自养、大规模、一体化养殖模式,实现生猪养殖全程可知、可控、可追溯,保证猪肉食品安全。看看他们如何解决了楼房内智能化环境控制、疾病预防等相关问题。
1、管理方式智能高效
基于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由环境监测终端、通讯终端、工控模块和监控软件组成。整合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传感器等设备,根据接口协议读取相关的传感器数据,驱动相关设备调节猪场环境状况。维持适合生猪健康生长的最佳状态,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环境干预,减轻异常环境带来的损失。采用智能饲喂系统,对养殖动物进行精准饲喂,有效控制饮水量和采食量,在食欲不振精神状态不良时,也可以从猪只饮水量和采食量发现异常。加大对养殖动物进行智能化监控,实时关注动物行为,建立猪病专家诊断数据库,将智能化监测的各风险指标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发生某种疾病的概率,并提出治疗措施和诊断意见,做到猪病早发现、早决策、早治疗。
2、养殖标准化程度高
以智能化设备和技术代替人员进行饲养管理,楼房整体分为三层,第1层为育肥舍,第2层为保育舍,第3层为怀孕和哺乳母猪舍。将每层猪舍视为1 个独立生产区,采用小单元批次化的饲养模式,做到每批次“全进全出”,每层独立设置人员、物资、洗消设备等。采用智能化饲喂系统,精确管控猪饮水采食情况,同时采用热粉料 + 无风冷却技术等灭活技术,保证饲料进场前已灭活病毒。建立健全了养殖综合评价系统,利用电子耳标等产品录入猪的日增重、PSY、胎次、体重、免疫保健等个体信息及存栏量、死亡率等整体数据,通过智能监测系统,监测猪水电、料消耗情况。将养殖各环节通过布设物联网智能硬件产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分析,进行全流程智能化管控和实时决策。系统科学化的管理,能严格控制疾病的预防,对食品安全加以保障,能够保证生猪质量的统一性,也有效地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猪的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3、疫病防控效果明显
智能化生物安全管控系统场区整体规划和布局应满足生物安全管控的最高标准。猪场外环境与场区内设立绝对分隔,消毒隔离区、生活区、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等各功能区布局合理清晰,各功能区、各楼层间相对独立,保证人流、车流、物流、猪流、污物及病死猪流的独立性、单向行和闭环性。各功能区间设置智能化管控和门禁系统,安装视频监控和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设置不同目标物的安全等级和管理流程,实现自动识别异常现象并报警或自动决策。为保障猪舍内生物安全,在设计和生产中减少了跨层中转,在猪只流转工艺设计中做到逐层单向转运,层间的猪只转运需要对健康猪、淘汰猪和病死猪进行严格区分,不得产生交叉。健康猪的转运以坡道为主,中转平台为辅的方式 ;而淘汰猪和异常猪则需采用专用电梯进行转运 ;病死猪尸体要封闭后采用专用电梯或采用死猪管道的方式进行转运,要特别注意气溶胶的传播。
4、废气和粪污处理得当
猪舍的废气和粪污是影响猪生长健康的重要因素,废气主要来源于猪的粪尿、食物残渣、呼出的气体和分泌物,废气处理是在猪舍的排气系统中加入过滤系统,设置喷淋装置,在喷淋装置内添加消毒剂或微生物,大部分有害气体和粉尘能够溶于水中,以此解决废气排放的问题,保证舍内气体流通且成分安全。猪舍进气口采用空气过滤系统,有效阻止了需要依附尘粒传播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支原体、猪流行性腹泻等传染性疾病病毒的进入。以楼层为单位构建主控 +分控的单元化相互独立且免受干扰的通风系统,保证场区内每层猪舍的最优通风。
猪舍粪污的处理使用漏缝地板能够减少人工清粪的麻烦,提高运行效率,生产区排出的粪污需要进行统一处理,采用厌氧生物处理模式、氧化塘处理模式等,按照无害化的原则进行处理,粪便处理过程中强化了消毒的措施,以防场内疾病产生交叉传播,粪污的存放池、发酵池等其他贮存设备做好防漏处理,防止产生污染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的情况。
5、节约土地资源
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张,人口和工业相对集中,要找到符合生物安全防护距离的一般农用地,难度相当大。楼房养猪可以占用更少的土地饲喂更多的猪,比如,海州牧原建造自繁自养的养殖基地,存栏4000头能繁母猪,年出栏10万头商品猪,只需要140亩土地。相比传统平房养猪至少需要350-400亩土地。所以楼房养猪是有效缓解“找地难、用地贵”这一东南沿海发展养猪的现实问题。
在当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常态化的形式下,首要解决的问题是高度整合产业资源,减少传染病传播风险。现代智能化楼房养殖模式的出现,在生物安全防控和高效智能管理方面显示出了较大的优势和潜力,为生猪集约化养殖的发展指明方向,智能化楼房养猪技术及产品的深入开发无疑成为今后行业重要需求和研究热点。
原文链接:http://nync.lyg.gov.cn/lygnyxxw/xmsy/content/50363432-1fb8-43c1-8f0f-54ecac04159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