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大豆应对渍涝灾害技术措施
当前我省大部分地区大豆处于苗期生长关键时期,部分地区已陆续进入花期,入夏以来持续强降雨天气造成我省大豆产区大豆受淹受渍,渍害严重田块,根系吸收能力较差,光合能力下降,黄叶、落花、少荚现象严重。为减轻渍涝灾害对大豆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现提出以下抗灾减灾技术措施建议。
一、及时清沟排水
降雨期间及歇雨间隙,抓紧排洪、排涝;及时清理围沟、腰沟、厢沟,保持“三沟”畅通,提高排水效率,促进快速降湿排暗渍。结合开沟排水,同时进行中耕锄草,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次生根的生长发育,为尽早恢复大豆正常生长创造条件。
二、及时扶正田间植株
植株经过水淹和风吹,根系受到损伤,容易倒伏,排水后必须及时扶正、培直,可用手从倒伏的一侧缓慢扶起,然后培土即可,以利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株正常生长。
三、及时增施速效肥
大豆经过水淹,土壤养分大量流失,加上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及时追肥对植株恢复生长和减少损失十分有利。在植株恢复生长前,以叶面喷肥为主。每亩可用3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40公斤喷施。植株恢复生长后,再进行根部施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加5-10公斤三元复合肥混合施用。
四、及时防治病虫害
涝灾过后,田间湿度大,土壤板结,通透性差、作物生长缓慢,抗病虫能力降低,易发生病虫害。所以随时进行田间调查,发现病虫及时进行防治,控制蔓延。可用多菌灵或者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或者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大豆根腐病。每亩用40-60ml氟氯氰菊酯兑水30-50公斤防治大豆蚜虫、食心虫、豆荚螟等。
五、及时改种其他作物
因涝灾绝收的田块,要抓住季节,结合订单生产,迅速抢种玉米、红薯或速生蔬菜(如:小白菜、萝卜、空心菜、小青菜等),种植方法上要结合实际,打破常规,越快越好,最大限度弥补涝灾损失。如继续种植大豆,应加大种植密度。对低洼、有可靠水源、有剩余秧苗的,可抓紧改种水稻。对改种有困难的地方,在水排出后,可抓紧耕耙、晒地保墒,为秋冬种植打好基础。
原文链接:http://nynct.guizhou.gov.cn/xwzx/zwdt/202206/t20220606_7462217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农业农村部召开黄淮海秋播... 11-06
- 农业农村部与内蒙古自治区... 11-05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 11-03
- 我省组织开展历史文化名城... 10-31
- 农业农村部应用新一批行政... 10-30
- 《全国“村字号”文体活动... 10-30
- 中国文明乡风大会“村BA... 10-30
- 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夯... 10-30
- 农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 10-30
- 精品法治课 | 蝴蝶效应 08-19
- 筑牢自律防线,激发青春活... 08-19
- 以规章清理促立法质量提升... 08-19
- 保障农民工权益,一文读... 08-19
- 内蒙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08-19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