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太和镇基地搞产业 群众领“三金”
5月25日,合川区太和镇石岭村,在重庆新太祥合农业发展公司黄桃种植基地内,村民们正忙着套袋、除草,为黄桃上市做最后的管护工作。
粟学平是石岭村六社的脱贫户,在基地打工,他一个月有近2000元的收入。但这笔薪水只是他其中一个收入。除此之外,还有土地流转给村集体的租金和每年分红的股金。
这是太和镇探索实施的“租金+股金+薪金”利益联结机制,让脱贫群众流转土地收租金,为他们派送股份分股金,让他们入园打工挣薪金,通过多种渠道为农户特别是脱贫户增加收入来源,以利益联动牵引提高产业帮扶“造血”功能。
“发展乡村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方式,然而在发展产业过程中,常面临农户技术资金不足、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以及缺乏企业联动带动等难题。”太和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已经形成的“业主+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上,业主、企业和农户之间只是简单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没有形成明确的利益联结机制,实施“租金+股金+薪金”利益联结机制,则是引进有财力、懂技术、懂市场业主,构建“合作社+业主+脱贫户”平台,激发农户发展生产积极性,让“集体经济”搭上“市场经济”。
具体而言,首先由村集体按照100元/亩•年价格从脱贫户手中流转荒山荒坡和闲置土地,然后由镇党委按照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土地整治,完善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毕后再以300元/亩•年溢价承包给经营业主,业主优先雇佣脱贫户务工,而村集体所获得土地溢价收入,除少数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外,其余大部分以股份形式分给脱贫群众。
以粟学平为例,他流转了2亩多土地给村集体,每年能获得200多元的土地租金,村集体派给他的股份每年能有200多元的分红,在黄桃基地务工每年又有2万多元的收入。
“三金”利益联结机制实施后,太和镇在晒经村发展花椒、泥鳅等产业,带动98户脱贫户就业增收;在报恩村、石岭村连片发展黄桃种植1000余亩,由10余个大户承包经营,每年可获取收益30余万元,为脱贫群众提供就业岗位80余个;在仙桥村新建蔬菜智慧大棚12个,打造300亩产业园区,村集体增收近40万元。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205/t20220527_1075786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农业农村部举行学习贯彻党... 11-11
- 省房地产业协会物业管理专... 11-11
- 农业农村部召开黄淮海秋播... 11-06
- 农业农村部与内蒙古自治区... 11-05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 11-03
- 我省组织开展历史文化名城... 10-31
- 农业农村部应用新一批行政... 10-30
- 《全国“村字号”文体活动... 10-30
- 中国文明乡风大会“村BA... 10-30
- 精品法治课 | 蝴蝶效应 08-19
- 筑牢自律防线,激发青春活... 08-19
- 以规章清理促立法质量提升... 08-19
- 保障农民工权益,一文读... 08-19
- 内蒙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08-19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