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工法治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调研

什邡市突出“三化三创” 探索构建综合农事新主体

时间:2022-05-31 来源:德阳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什邡市泽远种植专业合作社坚持为从事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和当地特色主导产业生产的农户提供以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将农机、农技等生产要素深度结合,以承接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和建设农业现代综合服务体系为切入点,突出抓好“产中”环节全托管,并逐步将服务向产前、产后环节延伸,形成了“产、供、销、服”一体化的完整闭环,实现了合作组织与小规模分散经营农户的合作多赢、良性发展,为合作社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供了示范路径。

  什邡市泽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是四川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从2019年起,合作社深入分析小规模分散农户的实际需求,着眼解决劳动力缺失、管理不善、先进技术推广难等问题,开始探索农业生产托管,从“产中”托管入手,积极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建立了集农机作业、生产托管、农技服务、粮食收储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体系,有力推进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2021年,合作社托管土地800亩,服务农户400户,形成了以全程托管、“合作社+农户”“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并存的粮食生产全产业链托管服务,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农情,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以“三化”优势领域服务带动业务延伸。

  一是组织建设规范化,统筹服务人才队伍。不断完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财务制度、利益分配等制度,采取社会化招募、专业化培训,将村组种植能手整合,培养从事社会化服务的专业人才,增强技术人才支撑,链接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提高农户的参与积极性,促进了合作社的增产增收。二是农技培训职业化,展现托管经营优势。合作社积极组织农民参加拖拉机、收割机操作以及机栽秧技术等农业生产培训,将托管服务节本增效、分享规模经营收益、通过“点价结算”得到“增收”收益、获得农业生产金融贷款等“好处”进行广泛宣传。近来年,合作社在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开展了农机化生产实践教学,有100多人次参加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班实践操作课”,提高了学员的农机技能水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农民,融入到乡村振兴的发展潮流中,同时合作社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将在基地建立容办公、教学、展示为一体的综合办公楼,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培训的能力。三是加工生产标准化,拓展服务业务领域。为了获得更多经济效益、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合作社知名度,合作社坚持标准化生产,严格按照《农机安全管理制度》、《农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的要求,加强农机操作员的规范化管理,制定了章程明确了职责分工,规范了服务标准在产前、产中、产后等领域建立相关标准。通过调动各村服务能力较强的农机手和村干部的积极性,协助组织小农户在实现土地连片托管的同时,统一种植新品种、统一推广农资新产品和新技术,推动“粮食订单”模式快速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提高10%左右。

  二、以“三创”模式推广服务引领转型升级

  一是创新多种服务模式。为满足服务对象不同产业、不同环节的生产需要,合作社创新开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等多种服务模式,让农民集中精力从事自己做得了、做得好的生产环节,把自己做不了、做不好、做了不划算的事交给合作社去做,逐步转变小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着力解决耕地撂荒和“谁来种地”的难题。2021年实施完成水稻育插秧项目1.3万余亩。二是创新完善组织形式。合作社坚持以服务为纽带,促进各主体形成紧密联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了“合作社+农户”“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共同体。通过此形式,2018年由合作社牵头建立了50亩花椒园,亩产达1500余斤,纯收入5000余元,可为农户增加综合效益3000余元。这种以政府引导、以合作社为依托、效益扶贫的新型机制,打消了农户初期种植的风险顾虑,提高了农户种植和积极性。三是创新联合各类涉农主体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合作社经营能力,合作社主动联系农资企业、农业科技公司、互联网平台等各类涉农组织依托原有的技术、装备、渠道、市场、信息化等优势,采取“农资+服务”“科技+服务”“互联网+服务”等方式,积极向农业服务业拓展,开展农资供应、技术集成、农机作业、线上线下对接等综合农事服务,促进技物结合、技服结合,着力打造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农业生产经营综合解决方案,有效破解农业生产主体的共性难题。

  三、以“三探”实施全程贷销服务实现减压增收

  一是探索金融领域服务,解决贷款难题。合作社与农商银行、农行进行合作,利用集约化经营的优势,将个人信用和土地流转收益作为担保,为合作社提供贷款,解决合作社在生产过程中的贷款难题。二是探索托管领域服务,明码产品价格。成立“合作社社会化服务超市”,出售大田机耕、育秧播种、秸秆粉碎还田、无人机植保、机收和土地修复等服务“产品”,价格均低于市场价10%左右,为老百姓节本增收。三是探索产销领域服务,扩展产品市场。为建立畅通的粮食购销通道,与省粮食储备库合作,将托管农户的粮食全部统一收购,让托管农户随行就市结算粮款,积极对接市场开展订单蔬菜农业,提高了小规模散户的种植收益,降低了市场风险,受到广大农户欢迎。

  


(作者:农业农村局网站管理员)
原文链接:http://nyj.deyang.gov.cn/xfggzdt/1642071.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法治网 nmgfzw.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8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