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北地区西部大豆种植适宜度提高
从今年开始,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大豆主产区正加快落实大豆扩种计划。记者采访相关专家了解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东北地区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大部呈较好态势,有利于大豆扩种。其中,东北地区西部区域呈现出气候适宜度提高态势,包括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部、吉林西部以及辽宁大部。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何亮介绍,大豆是一种喜温又耐冷凉的作物,一般大于10℃活动积温在1900d·℃以上、无霜期大于110天,基本就可以种植大豆。大豆需水量较多,生育期需水大致400毫米左右。
最新气候态(1991-2020年)与旧气候态(1981-2010年)数据相比,东北地区大部积温是增加的,其中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南部和东北部、吉林中西部等地增加26d·℃至65d·℃,最高增加182d·℃。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吉林大部最近30年生长季平均霜冻日数减少1天至3天,辽宁等地变化不大。
降水和日照方面,虽有增有减,但总体是增多于减。
目前,内蒙古东部包括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赤峰,黑龙江西部包括齐齐哈尔、大庆,吉林西部包括白城、松原、四平,以及辽宁大部大豆种植适宜度均相对提高,即东北地区的西部;东北地区东部,如黑龙江佳木斯、哈尔滨、绥化、牡丹江,吉林延边、吉林、长春等区域虽生育期内日照时数有所降低,但总体依然是大豆种植适宜区域。
何亮指出,气候变化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极端气象灾害发生频率高了,所以,还要对极端性、突发性气象灾害提早进行防备。今年扩种大豆的一条措施是“水改旱、稻改豆”,这些区域一般都地势低洼,今年的气候预测黑龙江等地降水将偏多,要提前做好排涝除湿准备,防范夏秋湿涝灾害。
同时,在积温增加背景下,东北各地可根据墒情适当早播,同一积温带也可适当采用生育期相对较长的品种,以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产量。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rdgz/xgxx/202205/t20220512_82972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