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工法治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调研

仪陇:探索“三四三”新路子,坚决捍卫粮食安全

时间:2022-04-09 来源:南充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仪陇聚力聚焦粮食安全这一“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决扛稳政治责任,不断添举措、出实招,探索“三四三”仪陇做法,大力遏制耕地“非粮化”,确保粮食产能安全。

  一、以“三新”聚合力。围绕谁来种、怎么种、种得好的问题,不断尝试创新,主动破局。一是探索新路径。突破小农户分散经营、规模小、投入大、风险高发展瓶颈,拓宽资金来源,引入社会资本,引导小农户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变单打独斗为联合作战,进一步增强农业发展动力。如瓦子镇梓潼山村组织农户自筹资金20万元,联合开发撂荒地150余亩种粮。二是探索新模式。聚焦小农户做不了、做不好的生产环节,探索社会化服务农业生产新模式。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资产经营管理、集体产业发展等功能,由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社会化服务机构,购置拖拉机、旋耕机、开沟机等农业机具,为本地及周边地区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益,又有效解决了撂荒地整治中存在的专业机械不足的问题。三是探索新机制。深度探索业主、村集体、农户新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赢共享。由村集体将农民撂荒土地以股份形式流转到集体经济组织,再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代耕代种代收。前2-3年免收土地租金,种植期间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管理、协调,龙头企业负责开荒、种植、农资、杀虫、施肥、除草、收割、烘干、销售等,一步解决了产管销问题。所有收益(含种粮大户补贴)按721比例分红(70%归龙头企业、20%归村集体经济、10%归农户),共享发展红利。

  

  

  二、以“四要”提效力。以种植结构调整、撂荒地治理、五良融合、示范片建设为重要抓手,千方百计增面积、提产能。一是向园区要粮。对蚕桑、金银花、花椒、水产、柑桔等高效园区发展推广粮经套作、粮经轮作、稻鱼共生等立体综合种养模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粮食产量,提升产业效益,建设一批粮经现代复合农业园区。及时腾退失管低效产业园,恢复粮食生产。二是向荒地要粮。一方面对市级反馈的“非粮化”耕地,明确摸清家底,制定时间表、任务书、责任状,在今年6月25日前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全部整改到位,恢复粮食生产;另一方面,对其余撂荒耕地继续推进复耕复种,确保综合治理率达到95%以上。三是向科技要粮。大力发展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五良”融合高效农业。推广优质抗病品种,实现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大力推广旱地“新两熟”、绿色综合防控等增产实用技术,提升农机化水平和主要作物单产水平,确保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0%以上。四是向规模要粮。通过绿色粮油高质高效示范创建,建设金城-观紫、五福-马鞍、永乐-立山3个优质粮油产业带40万亩;在双胜、永乐、文星、柳垭、二道、日兴等乡镇建10个千亩展示片1万亩;建立30个百亩核心攻关田3000亩,示范带动全县粮食优质高产高效面积达到60万亩。

  

  

  三、以“三严”添动力。严把粮食生产、耕地保护政策关、执行关、问效关,真正把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一是政策执行一严到底。严格把关补助政策标准,逗硬执行国家普惠性补贴政策,认真落实“谁种田、补贴谁”奖补原则,有效调动农民种地积极性,让政策性补助发挥出最大作用。二是整改要求一严到底。按照“因势利导、分类处置、有序利用、发挥效益”的原则,全面摸排县域撂荒地分布情况,并建立基本情况、动态监管两本台账。对标台账,细化分类,坚持一类一策整改思路,从严制定整改方案,从严落实整改措施。严格执行县、乡、村三级验收制度,确保整改实效。三是跟踪问效一严到底。将粮食生产纳入对各级各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县目绩办、农业农村局定期不定期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全县粮食生产、非粮化及撂荒土地治理等开展督导,建立月通报制度。县委、县政府定期研判工作进度,强化问责问效,确保粮食安全常抓常紧。

  


原文链接:http://nyncj.nanchong.gov.cn/Item/5596.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法治网 nmgfzw.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8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